满了不确定性,是临渊而行。
余笙当下的境界不如顾濯,故而她在某场谈话中提出观道的请求——以顾濯的修行来订正她的修行之路。
按照修行界的惯例,修行是最为私人的事情,观道自然也就是一种对隐私的侵犯,颇为遭受忌讳。
唯有一种关系可以让这成为例外。
——道侣。
……
……
顾濯当然知道余笙不是那种意思。
余笙同样知道顾濯不会这样理解。
这种无声不必付诸于口的默契,悄无声息出现在两人这一次同行当中,唯有在一种时候是例外。
——吃饭的时候。
顾濯和余笙的口味颇有区别,好比吃火锅的时候一人钟情于酸汤锅,另外那人偏生坚持冬天就该要吃猪肚鸡锅,为此争执不断。
问题在于,大秦北方连益州火锅都少,往往是铜炉葱姜清水,很难找到一家店同时有这两种锅底。
然后坐在两人身旁的食客终于听不下去,很是恼火地问了一句:别人都是红白之争,你俩争这种一时之锅就不嫌弃丢人吗?
听到这句话后,无论顾濯还是余笙都沉默了。
后来他们争得彼此有些烦了,干脆决定以后都不再吃火锅,甚至连吃饭都少。
往后的路途稍微平静,因为两人说话减少,颇有种冷漠彼此的感觉,但事实上只不过是两人在检讨自我。
入冬那天,两匹马儿抵达白帝山前。
白帝山作为大秦帝室陵墓,守卫自然称得上是森严,而且可信。
余笙让顾濯露了个面,凭借去年夏祭头名的身份,就此踏入这座至为神秘的名山。
白帝山坐落于中原,形如天柱,极尽奇崛,常年云雾缭绕,寻常人于山脚路过时难以窥得真实一面。
山上风光极好,常有奇松自崖壁生出,横于眼前,于白云相依为伴。
不散的云雾凝聚成海,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就像是一座辽阔无垠的雪原。
在那位皇室旁支的强者引路之下,顾濯和余笙最终来到两间石屋前,被简单交代了几句事宜,大抵就是山上的生活清苦,若是耐不住孤寂先于他知会上一声,千万不要独自下山。
这是顾濯第一次来到白帝山。
余笙亦是今生第一次。
时值冬日,夕阳归山越发之早,天色已渐昏暗。
“为什么要用我的脸?”顾濯站在崖前好奇问道。
余笙随意说道:“因为我长得没你好看。”
顾濯看了她一眼,很是意外,心想你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