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两的收益。
这一想就不得了,财帛动人心啊。
又想自家的商船虽然没有进行过远洋航行,但是还是沿海岸到达过浙江,甚至更远的福建。
于是沈重远一狠心,联系了几个亲朋好友来家里商谈此事,有得有船而有得有钱。
“实在感谢诸位应邀而来,这次沈某召集诸位前来是有大事相商,诸位大概都知道朝廷的最新政策吧。”
“海上运粮,不查夹带,不征商税,到港现付,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生丝更是高达两百两一担,据说生丝运到吕宋也才一百多两一担,而吕宋的风险可比到京师高多了。”
“怎么样,诸位想要参与一把吗?我们组织一只船队运一半粮一半丝到天津港去,一艘一百石的船利润大概在两千两左右。”
在场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两千两?
沈重远的堂兄弟沈重明是个生丝商人,现在正为手里大量的生丝发愁。
“远弟,京师的生丝真的高达两百两一担?”
沈重远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兄长,我刚从苏州回来,消息确实属实。据说江北的一些商人走陆路运丝进京,大发横财。”
“可惜陆路限制太大,运量太少,完全满足不了京师所需。”
第191章海船到达天津卫
沈重明当即说道,“算我一股。”
沈重远顿时大喜,这就拉到了一家,生丝问题解决了。
不过其他人就没有这么热情了,有人问道,
“重远,这海上运输风险太大啊,何况你也没有到过京师附近,这路线不熟啊。”
沈重远当然知道这个问题啊,但是高额的利润让人奋不顾身,
“北方是没有去过,不过福建那么远我都去过。我想京师也不是问题,只要沿着海岸线走,危险不大。”
当即便有几家也是跑运输的站出来反对,
“重远,没有去过的路线,万万不能独去,这一不好那就是船翻人亡。”
“是啊,海岸线若是不熟悉万一触礁也是个致命问题,风险太大。”
“我们对北方的水文也不了解,何时会有风暴什么也不了解,重远你要慎重啊。”
沈重远也仔细倾听意见,但是沈重远可不会被这些困难打倒,富贵险中求。
这时又有人说道,
“朝廷的政策说得是好,但是究竟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不能去冒这个险。”
“北方战乱频发,还是莫要往北方做生意为妙。”
最后走得只剩三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