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海水腐蚀,代表它甚至都不用刷船用防锈漆,船主们可以节省下来一大笔除锈和保养费用。光滑的金属材料,代表船只可以减少于海水的摩擦,从而节省运输成本。最棒的是这些合金钢材,我们不用投入一分钱。怀揣着四千八百万,阿龙决定去收购一家造船厂。既能为民生建设添砖加瓦,又能鼓足自己的腰包,何乐不为?
蓝色的挡风玻璃被人敲响,打断阿龙的幻想。纳纳这厮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我打开门锁让他上车。他说已经和采矿船的老板约定在湾港见面,只要看船满意当场就可以去银行转账。船老板是一个跟我们年纪相仿的黑人,一米七八的个子,十分腼腆。
采矿船看上去跟新的差不多,八成是刚刷过油漆。每小时一千千瓦功率的发动机声音流畅,位于凹型船头的采集链斗则依靠另外一台发动机带动,我们稍微检查一遍也没发现啥问题。
闲聊中,我们得知这厮在澳芬河入海口往西十公里的地方搞铝土矿开采,拥有合法的采矿许可证。如果需要一整套证件也可以卖给我们。真是瞌睡送来热枕头,我们眼下就缺一套完备的合法手续。
“咱们都是同龄人,也不玩那些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那一套了,一百万,税务方面我可以将原来的报掉。”那厮十分痛快地说道。纳纳翻译他的意思。
“转账!”阿龙比他更痛快,车门一开,就带着他去银行搞公司转账业务。付了八百五十万,附带个采矿权。有了这家伙,我们可在限定区域,任意开采铝矿、铁矿、砂矿、钛矿、铜矿,按吨位报税。可采矿船只能靠采集海沙过活。奈何海沙采集业务全被金思尼矿产公司垄断,赚不到大钱的人只能选择退出。
普通采矿船采集效率底下,不代表昌龙号也是如此。有了采矿船和开采证件,我们就可以大张旗鼓的疯狂采矿卖矿,再也用担心什么。一艘九百吨级的链斗采矿船需要四人cao作。阿龙打电话给赵军,让他帮忙从招几个年轻的员工,然后将这艘采矿船交给他负责管理。
忙完一切事宜,我们跑回船埠加班加点cao控昌龙号制作完成四千块镜面钢瓦,整整齐齐码放在船埠,然后合力将镜面钢瓦装在重型自卸车上。海洋科技园旁,园长索姆和刘总亲自坐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室内指挥。地上还搁了一块用泡沫垫好的镜面钢瓦。
“刘总,这都几点了?”园长索姆坐立不安地撸起袖子看时间,抬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