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回京日常和贴上来的小模特
旺火烧尽,只剩余温。
秦兰不堪鞭挞,已经睡去,颜礼回来路上睡了不少,倒是不困,顺便看了看马伊丽留下的剧本。
《生存之民工》
原来颜礼就是单纯的打发时间,但看着看着,态度就开始认真起来。
好本子啊!
颜礼发现自己之前小看这部剧了,还以为只是什么某民工艰难维生,最终在城市立足或者失落回乡的剧情。
结果是一部群像,聚焦整个民工群体,以讨要工资为主线,在城市里艰难为生。
人物鲜明,剧情相对真实,虽然不乏一些刻意为之的设定,但也是保证看点和矛盾冲突。
没有阐述什么主旋律观点和大道理,也没有什么观众喜闻乐见的主角好运桥段,只有赤裸裸的两个字与剧名呼应——活着。
“好剧啊。”
颜礼没忍住又夸了一句,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演员和新晋制片人,颜礼看过不少剧本,辨别能力还是不错的。
当然,剧本好,不代表拍出来的剧好,还要看导演、演员、剧组等综合方面。
不过导演管唬还是有代表作的,剧本拟邀的几个演员也都是实力派,颜礼觉得拍出彩的概率还是不小呢。
投不投呢?
颜礼有些犹豫,这部剧的质量他看好,但这部剧的前景,尤其是商业前景,颜礼仍然保持之前的态度,而且还要更看衰一些。
部分剧情有点敏感了,整体基调也不太讨喜。
说句难听的,农民工和农村家庭真未必愿意看这种剧,小孩和老人也不愿意看,真正的受众那些城市居民和小资群体,而且只是一部分。
这就导致了电视台的收购欲望低和收视率成绩也不会太理想。
颜礼自己代入了一下发行方,哪怕有系统助阵,他都不敢保证自己能把这部剧卖给上星卫视。
当然了,这种题材投资少,颜礼预估了一下,500~800万就可以搞定。
卖不了上星卫视,走一走地方频道,还有dvd市场,应该是可以回本的。
颜礼本人是赚钱大于艺术追求,但以影视公司的角度,确实不能光投商业影视,也需要有一些口碑佳作来提升公司形象。
公司形象提高,能够吸引人才,得到政策优惠扶持和外界大众认可肯定等诸多隐性红利。
这些红利本身虽然不怎么赚钱,但可以帮公司赚的更多。
不然那帮好莱坞公司又不是傻子,每年砸钱投资艺术片,影视是文化产业,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