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城。
扫荡了辖下九县跟柴家有关的道观寺庙和盗匪后,赵孝骞下令折可适麾下一万兵马城外扎营,暂停动作。
赵孝骞在等。
等柴家的反应,等汴京的消息。
奏疏送上去了,赵孝骞相信赵煦肯定忍不了,这种挑衅皇权的举动,任何皇帝都忍不了。
他还想看看柴家的反应,当真定府发展多年的势力,几乎一夜之间被赵孝骞一扫而空后,柴若讷会如何应对。
是痛哭卖惨上疏参劾他,还是扮演老实乖巧,从此蛰伏下来,不再轻举妄动。
无论柴若讷是怎样的反应,当赵孝骞狠狠盯上他时,他的结局就已注定。
现在赵孝骞差的,是一纸圣旨。
赵煦不发话,赵孝骞办柴家终归还是有很多顾虑,做任何事之前最好留下退路,做到自保。
终于,在两天以后,柴家的反应没等到,但赵孝骞等来了汴京的人。
张商英风尘仆仆赶到真定城,进了郡王府后,张商英整个人还是懵的,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走路都是外八字,仿佛刚才进门猝不及防挨了一记千年杀似的。
张商英算是老熟人了,赵孝骞与他见过好几次,每次都是他来宣旨,当然,每次也都是中书舍人。
赵孝骞打量着张商英,嘴里啧啧有声:“老张啊,你说你这些年怎么混的,混了几年还是中书舍人,官职是一丁点儿都没升啊,是自己不求上进,还是银子没在正确的人身上?你要好好反省自己。”
张商英叹了口气,苦笑道:“下官只愿陪在官家身边,做官不求闻达,只求心安无愧。”
赵孝骞恍然点头:“懂了,通俗易懂的说,就是不求上进。”
张商英:“…………”
好像没法沟通。
幸好张商英此行并不需要沟通,他只是个传旨的。
懒得搭理赵孝骞的话茬儿,张商英请出了圣旨,展开后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遍。
赵孝骞有过多次听圣旨的经历,大概意思听懂了。
圣旨是官方制文,肯定不是赵煦亲笔写的,通常都由身边的中书舍人或起居郎构思代笔,里面的四六骈文既深奥又绕口,正常人写不了。
虽然是臣子代笔,但赵煦的意思表达得很明确。
圣旨里义正严词地训斥了赵孝骞没事找事,然后重点强调柴家是大宋历代官家必须善待爱护的家族,赵煦更不敢违抗太祖遗训。
总之就是,这件事就此作罢,不准再提,柴家的所作所为,当然是选择原谅啦。
圣旨念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