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孝骞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辽人向来粗犷,善饮酒吃肉,至今犹存草原大漠部落之风,他们会喜欢饮茶?”
萧奉先笑道:“殿下说的是数十年前的事了,自宋辽澶渊之盟后,两国缓和,互通有无,无论是中原文化还是物产,辽国权贵皆有渐习南风之趋势。”
“别人且不提,在下是辽人,就对这种茶颇为喜爱,相信别的辽国权贵和我一样喜爱,这笔生意若做成,不愁没人买。”
赵孝骞想了想,道:“既然萧兄有兴趣,我也不反对,萧兄回去后组织一支商队来往宋辽,我每年可提供两千斤茶叶,至于定价问题,萧兄可自行决定,利润你我便五五分便是。”
萧奉先迟疑了一下,道:“每年只有两千斤吗?”
赵孝骞叹道:“家父在江南只买了两座茶山,而且茶树新植,大多还只是幼苗,每年所产不多,但以后会买更多的茶山,栽种更多的茶树,产量每年都会上升,萧兄勿虑。”
萧奉先满意地笑了:“那就好,这笔买卖咱们就算谈下了,量少有量少的价格,量多有量多的价格,我在辽国一番炒作后,保管这茶叶能卖出黄金价,咱们一样不少赚。”
赵孝骞含笑端杯:“那就预祝你我日进斗金,财源广进了。”
萧奉先两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哈哈笑道:“没错,日进斗金,财源广进。”
赵孝骞脸上的笑意愈深,这货果然很看重利益,有了这笔生意作为利益上的互相捆绑,接下来的事就更好谈了。
人与人之间最牢不可破的关系,终究还是利益。
比如辽国的萧兀纳父子,在收买他们之后,赵孝骞同样也用利益将他们捆绑,大宋的雪盐每年数千斤运往辽国。
这笔买卖就是萧家父子的独门生意,仅是这一笔生意,就足够让萧家全族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了。
现在再以茶叶捆绑萧奉先,以萧奉先重利的性格来看,从今以后他会比萧兀纳父子更死心塌地为大宋发光发热,成为货真价实的铁杆辽奸。
谈完了生意,该谈正事了。
寒暄一阵后,赵孝骞缓缓问道:“萧兄认为,辽国未来国势如何?”
萧奉先垂头啜了一口茶,道:“国势不妙,未来十年内,除非辽国有一位惊才绝艳的英雄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否则辽国只会日渐颓然,不一定会亡国,但一定会成为大宋的附属。”
说着萧奉先抬起头,不知是感慨还是羡慕,表情复杂地盯着赵孝骞。
“天时不佑,这位惊才绝艳的英雄偏偏出生在大宋,大宋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