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风雪故人
站在辽国的角度,真定府官场大乱,继而被清洗,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大宋越乱,辽国进犯的胜率越高。
纵是奇才如赵孝骞,终归是精力有限的,此时的他忙着处理真定府内部的事,辽军若是骤然突袭,恐怕赵孝骞也会手忙脚乱。
尤其是,这次真定府官场的清洗,还牵扯了诸多大宋军中的将领,如此一来,宋军的军心必然不稳,将士不哗变都算客气了,哪里还有动力拿起刀剑作战。
不得不说,辽国朝堂君臣的想法很靠谱,合情又合理。
按照正常的推理,真定府确实应该很乱,赵孝骞此时确实也应手忙脚乱。
辽军趁机突袭进犯,比以往的胜率高了好几成。
耶律洪基权衡过后,心里那一丝不踏实的感觉终于渐渐消失,脸上重新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他感觉他又行了。
“快马告之耶律淳,把真定府发生的事据实以报,告诉他,兵贵神速,在赵孝骞没有处置完真定府内部的事以前,马上发起进攻,一个月之内,占领真定城。”
“若战事顺利,朕会再拨兵马,直到占领真定九县,再挥师代州,剑指宋国太原府。”
耶律洪基脸上的微笑越来越深,刚才那一阵不踏实的感觉,此刻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身为辽国皇帝,怎么会如此高看宋国那个年轻人?
就算他再厉害,终究只是一个人,太渺小了。
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国运气数的,这一次辽国要用刀剑告诉宋国,就算他们造出了什么火器,但这天下终究还是辽国说了算,老老实实继续给辽国纳岁贡吧。
“臣领旨。”耶律斡特剌恭声道。
耶律洪基突然想起一件事,道:“宋使苏轼还在上京么?”
“是的,他还在上京,仍住在馆驿里。”
耶律洪基皱眉:“朕已发兵宋国,两国已没有什么可谈的,他为何还不走?”
“臣也不知,但听同僚说,苏轼在馆驿里每日纵酒声色,而且……咱们辽国有许多官员和读书人登门拜见,人人皆以得苏轼一句点拨为荣,上京的权贵和美女对他竟趋之若鹜,追捧不已。”
耶律洪基眉头皱得更深了,有一种活吞了苍蝇的感觉,很不适,犯恶心。
“他赖在上京到底想作甚?”耶律洪基有些怒意了。
耶律斡特剌也有点犯恶心,道:“这些日子,上京几家青楼有名的魁,还有几位权贵家的千金,据说都与苏轼有了一夕之欢……这老匹夫,欺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