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不出这事儿。”
“不如说本王过寿吧。反正我的生辰是下月,就当提前过了。”
赵孝骞想了想,觉得也算合适,但还是一脸犹疑道:“父王过寿也行,但难免被人诟病,毕竟寿宴办得仓促,给人一种纯粹敲诈礼金的错觉,父王怕是要担上骂名。”
赵颢傲然一笑:“古往今来,豪杰君子忍辱负重,本王为了发一笔横财,难道这点委屈都受不得了?你太小觑父王了。”
赵孝骞顿感欣慰。
如果说父子俩有什么共同点,那么就是真不把自己的脸皮当回事。
真要排名的话,生命第一,钱财第二,美色第三,权力第四,王府看门的狗排名第五……
至于脸皮,排名不如狗。
于是赵颢与赵孝骞对视一笑,同时露出傲然之色,也不知傲然个啥。
最后赵孝骞突然道:“请柬给章惇送一份吧。”
赵颢一怔,接着恍然:“原来这才是你要办寿宴的目的?为了缓和与章惇的关系?”
“苏轼一事,孩儿跟章惇又闹僵了,都是成年人,没有严重的利益冲突下,没必要不死不休,人家毕竟是当朝宰相,能缓和尽量缓和吧,章相公刚吃了个大亏,想必他也不愿与孩儿继续结仇。”
“孩儿借这个机会,算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看他接不接得住了。”
赵颢露出欣慰之色:“我儿真的长大了,没错,这才是成年人做人做事的样子。”
“既如此,老夫会配合你,尽量与章惇和解,就当这寿诞是专门为他办的。”
赵孝骞笑了笑道:“不止是为了他,孩儿还想借寿诞办另一件事……”
“何事?”
赵孝骞神秘一笑:“此事孩儿独自去办。”
目光投向殿外的苍穹,赵孝骞叹道:“宋辽边境近来有不稳的迹象,恐怕太平日子过不了多久了,孩儿挂着知真定府的官职,若边境不稳,孩儿这虚职或许很快会改成实职,将赴真定府上任了。”
“离开之前,有些事情也该收尾了,不能把隐患留在京师,让我后院着火。”
…………
楚王殿下要过寿诞,消息很快在汴京传开。
王府的下人们最近跑断了腿,各家权贵宗亲重臣府上送请柬,三日后楚王殿下办寿宴,请各家权贵莅临王府。
还只是送请柬阶段,整个汴京城都传得沸沸扬扬。
这次宴请的人很多,汴京城内稍有名气的权贵官员都请了,不仅如此,汴京有名的乐班,百戏班,还有各大青楼的魁娘子,也接到了楚王府的邀请,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