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荆州在手,复汉有望也!孙权:萧和,你安敢如此辱我!
蒯越终于认怂了。
这一番话,意味着他已接受现实,承认了刘备为荆州之主。
虽未明着说出口,可这话中明显有向刘备屈膝臣服的意思在内。
显然他还抱着一丝侥幸,想为自己,想为蒯氏一族谋一条生路。
此情此景,与当初生擒蔡瑁时,可谓如出一辙。
这一次,不用萧和再提醒,刘备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日萧和说过的话,回忆起了对刘琦的承诺。
“临死之前,你还何什么话可说。”
刘备没有一丝纠结,宣布了对蒯越的裁决。
杀!
不杀蒯越,岂非寒了那些愤恨于蒯氏压制,投身于自己麾下的荆州豪杰?
不杀蒯越,岂非言而无信,违背了当日在夏口对刘琦的承诺。
不杀蒯越,如何给天下心向汉室的忠义之士一个交待?
抛开种种,就凭蒯越有负刘表信任,在刘表尸骨未寒的情况下,就挟裹其子降曹这一件,也非杀他不可。
蒯越自然听得出刘备的杀意,身形陡然一凛,一时间恍惚失神的僵在了原地。
最后一丝侥幸,还是破碎了。
恍惚良久后,蒯越终于缓过神来,一声无可奈何的黯然长叹。
“我早该知道,今日之刘玄德,已非当年之刘玄德,你怎么可能饶我一死呢。”
“也罢也罢,死在你刘备手上,我蒯越也不算委屈了…”
蒯越自嘲着,嘴角掠起苦笑,已是接受了现实。
与蔡瑁的下跪求饶,丑态百出相比,这位荆州名士,蒯氏家主,显然要有风骨得多。
刘备敬他坦然赴死的风骨,遂也不屑言语折辱,拂手令将蒯越推下去斩首。
就在蒯越转身之时,突然间想起什么,猛的又转过身来,目光扫向了刘备身后一众谋士。
“玄德公,可否让我知道,那位传闻是仙人弟子,有未卜先知之能,助你破曹公败孙权,如今又一计将我蒯越送上断头台的奇士,到底是哪一位?”
赴死归赴死,蒯越却想死明白,要在临死前知道,自己死在了谁的奇谋妙计下。
刘备自然不可能不满足他临死前心愿,遂转身向萧和一指:
“这位便是吾右军师萧伯温,正是你所说的那位奇士。”
蒯越眼睛瞪圆,目光刀锋一般打量起了萧和,仿佛要将这张面孔刻入心头,带往九泉之下一般。
诸葛亮他见过,徐庶也见过。
前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