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也与刘建辉的猜测相差无几,日军两支精锐师团——第五师团、第十师团,这两个师团于二十六日兵分两路,第十师团沿着津浦铁路南下,追击韩复渠第三集团军的主力,而第五师团正沿着胶东铁路急进,欲进攻山东的烟台、青岛,而日军海军陆战队亦在这一地带登陆。做好了与第五师团主力夹击这两地。
在十七军离开泰安之后,第三集团军孙桐萱所部第十二军便接收泰安,构筑工事,准备在泰安阻挡日军前进的步伐。
“军座。难道我们要为了中央军的后撤,而卡死在泰安么?”参谋长贺粹之皱眉道。
孙桐萱看向了贺粹之,虎目含泪,一脸悲哀地道:“粹之,你让我失望了,咱们这不是为了中央军,是为了咱们西北军,韩总司令把咱们老西北军的脸都给丢尽了,你知道吗?!不战而退,放弃了山东,放弃了山东百万百姓,以后全国的百姓怎么看我们?逃兵?咱们这是为了西北军的荣誉而战,为了山东百姓而战,而不是为了蒋委员长的中央军而战!”
贺粹之听后,只觉一阵惭愧,低头道:“是啊,韩总司令为了一己之私,整个把山东推入了火坑,把整个老西北军的名声都搞臭了,卑职愚钝,竟没有理解军座的良苦用心,贺粹之此时心情,羞愧难当,唯有追随军座多杀几个鬼子!”
孙桐萱点点头,拍拍贺粹之的肩膀,道:“有这个心就好,如今大敌当前,唯有决死一战了,庞炳勋的四十军团还在临沂,张自忠的五十九军还在淮河一带,都还没有走,咱们都是出身老西北军的,不能输于他们啊!”
“是。”贺粹之立正道。
孙桐萱的眼睛中,眼神闪烁,他很迷茫,如今泰安一战,不知道命运如何,不过他的目光很快就变得坚定起来了:为民族而死,虽死犹荣,流芳百世。
1937年12月27日,济南沦陷,日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得到了济南城,这让矶谷廉介很是满意,立即命令大部队马上下泰安,争取三天之内拿下泰安。
这天是1937年12月28日,刘建辉十七军主力到达徐州。
刘建辉向长官部移交了不战而退的韩复渠,蒋介石亲自从武昌飞到徐州来表彰刘建辉,并亲自授予了四等云麾勋章,当然,随行的还有新上任的军法总监唐生智上将。
第五战区长官部。
此时,蒋介石已经帮眼前这个得意门生挂上了这一枚勋章,周围的军官纷纷鼓掌。
蒋介石十分满意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拍拍刘建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三国时,有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