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要回去四十九旅了,因为他知道西安事变,就要结束了。
“小郁,你跟我回四十九旅吧!”刘建辉对夕郁说道。
夕郁摇摇头,微微一笑,目露神情道:“我只是一个绺子,一个土匪,而你是官军的将领,我不能拖累你,更何况,我已惯了绺子的生活,你们官军那里那么闷,我怕我会不习惯。”
“那你准备去哪里?”刘建辉问道。
“我准备回我的汉阴寨了,这几天,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日子,可不能忘了我。”夕郁微笑道,眼里晶光闪烁。
“那好吧,等我,我会回去找你的。”刘建辉道。
“嗯……”夕郁点点头,策马离开。
刘建辉目送着夕郁的身影消失后,亦策马离开。
二人就此分道扬镳。
1936年12月24日,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剿共,建立统一战线,但只是口头上的,并未签署任何文件形式。
**也答应了蒋介石提出的四个条件,只是口头上的。
1936年12月24日深夜,**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指示中提出,必须坚持以下三个条件才能放蒋:1,全部中央军首先撤出潼关。2,南京及蒋通过公开的政治文件宣布国内和平,与民更始,不咎既往,并召集救国会议。3,开始部分地释放政治犯。接到**中央电报后,杨虎城转而积极赞同**的主张,但张学良却不以为然。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周恩来又企图劝说张学良接受**中央的放蒋条件,但却意外地得知,张学良已经亲自护送蒋介石前往机场。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在张学良的陪同下平安飞抵南京,飞往西安前,张学良把部队交给了杨虎城指挥。
西安事变正式宣告结束。
这天刘建辉回到了四十九旅。
蒋介石回到南京后,立马扣留了张学良,然后回到了家中,在家中召见了陈立夫。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并没有违背他的诺言,他是个守信用的人。
1936年12月28日,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中嘉奖了何应钦,说何应钦有功于国家,带兵前往西北,对张学良释放自己这件事,作了很大的贡献,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蒋何之间,间隙已生。
而各位参加了进攻西安的将领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嘉奖,蒋介石特别提到,四十九旅旅长刘建辉,不惧生死,在关键时刻引走了一个连的追兵,是党**人的表率,给与特别的嘉奖。
1937年1月3日,刘建辉接到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