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景明不由得叹息,这孩子小时候人就老实,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活泼了。
“快跟你弘文师兄练武!”梁景明催促道。
不远处,李弘文抱着宝剑,静静等候。
平常他为人和善,一旦涉及到长乐派后人培养,李弘文可是严厉万分。
“哦……”梁义不情不愿跑到李弘文身边。
元嘉二十二年。
刘裕大女儿刘珏去世。
梁义年少成名,入仕会稽国,担任会稽主簿,会稽王友。
现在的会稽王是刘义隆,自从刘义符将二儿子封为琅琊王,弟弟刘义隆则袭会稽王。
刘裕和刘义符两代人做了许多改革,尤其是对大臣领兵以及郡王兵进行限制,因此在哪当王都差不多。
刘义隆人品踏实,从不闹事,深得刘义符信任。
元嘉二十三年。
洛阳皇宫内,刘义符终于将一切整合完毕。
“十万大军,发起总攻!一统天下!”
朝堂上的酷吏们再次发力,聚拢钱财,打压异己,整合朝堂。
大军节节胜利,将这些年得而复失的土地收回。刘义符三天三夜没合眼,这样生活不规律的日子,已经过了十来年。
看着前线战报,刘义符对妻子梁鹤云说:“很快就要统一了。”
统一之后,开始改革经济。
后面交给儿子刘祚经营。
刘祚再交给孙子刘温,定能创造出两代人的盛世。
后人骂自己也好,鼓吹自己也罢,一切交给历史。
刘义符看下一篇奏折。
原来是京城禁卫军大统领檀道济请求皇帝赐婚孙女。
“温儿已有婚配,乃是徐氏之女。檀家不如与萧氏长子成婚。”
刘义符御笔画下批示。
刘温是皇太孙,如果与檀家联姻,檀家将来的势力未免过大,不太好控制。
“咳咳……”刘义符写着批示,忽然剧烈咳嗽,洁白纸面滴落几滴嫣红鲜血。
“义符?”梁鹤云急忙上前。
刘义符状态十分糟糕,很快一病不起,陷入昏迷。
昏迷前命令太子监国,主持北伐事业。
刘义符病得太突然,北伐事业全赖此人,明面封锁消息,但暗地里消息流传开来。
于此同时,被压制许久的世家大族开始反扑。
以兰陵萧氏为首的高门联络萧氏之外孙刘义隆。
“王上,您出山稳定局面吧,朝堂不能再穷兵黩武了,江左基业怕是不保!”
刘义隆稳坐大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