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
只是有关炼器一类的内容,在目前所见典籍中几乎看不到。
这时候,庄霖又翻到一本书,这书封面是两片白玉所制,内里的每一页都是薄薄的黄金,看着十分不凡,书名则是《无量法典》。
“啧啧啧啧.”
庄霖口中“啧啧”有声,这种书他这几天已经翻到过几本了,从最初的惊喜到现在的无奈。
没错,这种书是法脉典籍,但它们又不是庄霖理解的那种法脉。
甚至可以说,这种书对庄霖而言反而最没用,因为它属于是历经时代变迁后,那些修士自己强行改出来的东西,大部分已经严重偏离了正统。
偏偏这种典籍看着还十分深奥,可以说乱得自成体系,偏得有理有据!
当然,庄霖也根本无法借助此等所谓的法脉典籍,引起天地间法脉的共鸣,无法获得真正的传承。
除非能看到这类典籍最早的出发点,也即最早的创派祖师是依据什么经典来创出的这种修行路数,那一份或者多份“祖典”,大概率是能让庄霖看到真正法脉的。
现在么,这《无量法典》是无法作为修行的参考了,依之而修那必然出偏,而且是大问题。
或许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庄霖明白修行这条路的现今修士,其修行各个境界是什么状况,有什么特征,能区分一下他们的高低强弱。
“唉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这么叹息一句,庄霖将这《无量法典》放在了一边,又取过一份竹简。
——
“喔噢噢噢——”
鸡鸣声响起,又是一夜过去,庄霖放下手中书册,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同时也思索着今日的课程。
现在的庄霖可不只是替学塾的那些学生们上课,而是对谷中有心向道的所有人都上心。
晨练习武自不必说,庄霖早已经指点过,有时候也会去一起练两手,之后则看个人发展,这反倒是省心。
而如铁具坊和木工坊之类有大师坐镇的地方,庄霖也不敢怠慢,若是不能将乔老爷子和班老师傅这样的人引入道途,则必然是隐仙谷的损失。
对于这些本身虔诚己道的老师傅,庄霖更多是用与他们探讨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五行之变,也一起研究一下合适的阵图,激发他们自身的感悟和创造力。
如果只一味地灌输仙道知识,照本宣科地修炼,那是在浪费这些大师的根本灵性,也违背他们自己的意愿。
学塾的课程当然更继续,学文识字依然必不可少,也多了不少仙道上的基础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