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当电影放映结束后。
一位面相看起来十分古板的中年女人却颇为感慨的握着江哲的手轻叹道:
“能再次在柏林看见这样的电影,是我的幸运!”
说罢她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便转身离开了,江哲也没有挽留一二。
因为作为本届电影节的评委,凯萨琳·萨斯与他交流太久并不好。
不过凯萨琳·萨斯刚才的反应还是让江哲心底稍微松了一口气。
毕竟本届评审团主席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可不是一个强势的主席。
伊莎贝拉虽然是曾经的好莱坞巨星英格丽·褒曼和意大利著名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的女儿,但是她本身的成就却比不上自己的父母。
能担任本届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其实也有不少父辈人脉的原因。
故此面对评审团成员,她大多只能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来评奖,而无法像昆汀、西恩潘等人一样一意孤行。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凯萨琳·萨斯的反应江哲其实多少也有些预料。
毕竟身为往届柏林影后的她曾经公开表示,自己最满意的电影并不是封后的那部《担保一年》,而是2003年主演的《再见列宁》。
因为在这部电影里面,她真正懂得了信仰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话说《再见列宁》这部电影其实和《时间规划局》挺相似的。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两德刚统一后,但影片非但没有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
反而讲述一个儿子为了不让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受到刺激,于是故意隐瞒民主德国已经解体的事实,用心塑造了一个与外面巨变的世界截然不同的“民主德国”的故事。
整部电影看似诙谐、荒谬,甚至处处令人发笑,但只是披着喜剧片的皮而已。
导演真正想要揭示的是“信仰与政治始终是不同的”!
政治家把社会主义信仰强加于民众是一回事,老百姓信仰社会主义又是另一回事!
一个普通妇女信仰共产主义的那种朴素精神,仅此而已!
如此也就难怪凯萨琳·萨斯看了《时间规划局》之后会心生感慨了。
不过饶是如此,当晚《时间规划局》的展映还是在柏林引起了一阵热议……
第243章 滤镜幻灭【1/2】
当《时间规划局》在电影宫展映后,很快柏林电影节场刊便给出了相应的评分——1.6分!
很显然,这个分数并不是很好。
别说是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了,就算是在历届电影节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