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终究,这门技术是“太一天工”独有的,那是民营企业!
东西掏出来,既看着吓人,又有面子,还不至于一次把人戳的太痛。
亮出来甩一甩,威慑力刚刚好。
外网现在普通人层面,还是在讨论这门技术有多科幻,节目里曝露的内容并不多,只有一个打捞画面,大部分人还没明白原理。
至于专业人员能看出来多少,周瑞不是很在乎。
“捕获器”的核心,还是“机械智能”,而不在结构秘密。
当然,不可避免的,“卫星回收”技术,会被人忌惮在心里,但似乎又找不到好的发泄口。
你说它威胁他国吧……
我们是私营企业。
你说它居心不良吧……
我们是私营企业。
你说它……
好吧,暂时不说了。
而国内的舆情部分,怎么说呢……这个夏天,航天比1945年的东京还热。
微博话题度就不说了,刚子和玉兔的故事还在播连续剧,“火箭回收”、“卫星回收”又爆了出来。
航天大国的头衔,算是越擦越亮,深入人心。
孙局长看着报告里的统计,笑的甜过初恋。
可算是体会了一把,之前航空领域的那种感觉了。
什么叫“技术井喷”啊?
周瑞就是行走的井!
走到哪,喷到哪!
孙局长放下老花镜,笑容和善中带着欣慰。
越看周瑞越中意。
要不是自己儿子年纪大了,都想把他们凑一对……兄弟。
第774章 浪潮与金子
孙局长看了看周瑞已经放在脚边的行李箱,突然感慨道:
“周总,你知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最近航天局的收获这么多,其中最大的是哪个。”
周瑞放下手机,笑着说道:“应该是火箭回收吧,有了这门技术,以后中国航天在‘商发’领域,应该就有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孙局长却摇了摇头:“不是,是来自社会的‘关注度’。”
周瑞有些意外:“您还会在意这个?”
孙局长向后一靠,看着这处临时办公室的天花板,给周瑞讲了一个故事。
“也没有太久,大概00年前后吧,那时国家经济发展迅速,财政上也越来越富有余力,当时我们航天局却遭遇了危机,因为从下到上,都不太理解航天事业的意义……”
作为一个极特殊的领域,航天比航空,还要远离人民群众。
虽然火箭、卫星、导弹等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