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梁储。
所以在“梁次摅案”尘埃落定之后,收获了巨大的声望。
张琏原本就因为张鹤龄的事情,有个刚直不阿的名声,现在又获得朝野的交口称赞,于是朝廷有大用他的想法。
只不过朝廷想大用他,理由自然不能是怼了梁储、张鹤龄,于是让他去北方巡边,就是一个很好的过度借口。
基本上这次巡边结束,朝廷就可以把他的声望兑现,给他个官职,让他往上走一走了。
裴元对此有些诧异,“那你有什么好高兴的?张琏回来之后,恐怕再想和你的女人相会,也没有那么容易了吧?”
宋春娘这才忍不住笑了出来。
“张琏一回京,朝廷的任命就出来了。张琏因为功勋卓异,转任山西按察使了。山西路远,听说那边又有弥勒教作乱,张琏的妻女都得留在京里。”
裴元心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岂不是让宋春娘彻底撒欢了。
接着,裴元也有些艳羡。
山西按察使啊,这特么是个正三品啊!
正七品跳正三品,无敌了。
只是裴元也艳羡不来,谁让人家是科道言官呢。
只要猛猛刷声望,完全不需要什么资历,什么年限,只要声望值刷上来,直接就能变现。
明朝的科道言官分为两类,一类是都察院御史,一类是六科给事中。
都察院御史是这样的。
先是在七品挂机,积攒声望,寻找出头的机会。等到声望攒够了,或者有幸遇到好欺负的昏君奸臣,上去一顿输出。
之后就可以走升迁手续了。
连升四级起步,六级也属正常。
只要外放,主流就是正五品的按察佥事或者正四品的按察副使。像张琏这种怼了勋贵,又怼了内阁大学士的,给个正三品谁都说不出什么。
六科给事中是这样的。
先在各部当从七品的“给事中”小卡拉米,然后排排坐往上升,转任从七品的“右给事中”,再转任从七品的“左给事中”。
这时候人生的转折点来了,接下来的升迁,就会成为正七品超级“都给事中”。
“都给事中”人生是怎么飞跃的呢?
京官正四品,外官从三品,起步!
在大明,如果一个正七品“都给事中”,被通知外放了从三品的布政司参政,难受的都能想去上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