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要吃他们,大家一起去吃虾米啊。
所以,正德七年爆发出来的“梁次摅杀人案”遭遇到了广泛且坚定的抗争。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个简单直白的案子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拉锯,最后才分出胜负,出现了那个近乎荒谬的判决。
裴元听着那些不敢明言,却又包含态度的低声讨论,心中忽然有了个很大胆想法。
或许……
自己不该仅仅局限在,利用“梁次摅杀人案”,博取那点鸡毛蒜皮的好处了。
就算他利用这件事的博弈和张琏绑在一起,又成功收了霍韬和田赋这两个毫无忠诚度可言的小弟,但是这到底会产生多少效果,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毕竟这件事不是没有代价的。
裴元只要出手,就意味着得罪了梁储,而且是往死里得罪的那种。
与得罪还能掌权很多年的大学士相比,仅仅这点收获,实在是笔大亏的买卖。
但是,假如自己换个思路呢?
裴元立刻想起了当初因为前途不明,忧虑不已,却被焦妍儿意外点醒的那次了。
焦妍儿告诉自己,焦芳能够硬撼朝中最强大的江西帮,不是因为他本身有多强大能量,而是因为他能代表更广泛的反江西帮的势力。
而焦芳之所以能得到那些广泛、松散的力量支持,那是因为焦芳的立场无比的鲜明,发出的信号极度强烈,让所有支持他的人,根本不担心焦芳会背叛。
当时作为官场萌新的裴元,曾经为自己切入大明官场的方法,总结出了几点。
——首先,要立场鲜明的拥有一个对手。
你在选择了对手的时候,就有一些天然的盟友开始注视你。
——其次,这个对手,要有着广泛的敌对基础。
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尽量站在最终的赢家这边。
——再者,这个广泛的反对联盟要十分松散,他们反对的基础,最好是务虚的,意识的,这样可以就避免他们太过紧密抱团,便于裴元从中施加控制。
——最后,这个对手要有一定的强度。
这个强度要不大不小,最好能让裴元和他的反对联盟,在敌对中伴随着成长,最终形成一个坚实的政治势力。
当裴元想到这些时,立刻发现堂堂的内阁大学士梁储,居然无比的契合这些条件!
现在,只要裴元在所有人面前站出来,立场鲜明的推动法办梁次摅,那么立刻就会成为内阁大学士梁储的死敌。
因为这是杀子之仇,梁储和裴元已经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