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荷塘书屋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第59章 祸乱根源

第59章 祸乱根源

——老百姓这么苦,这踏马是要出事情啊!

他们既害怕出现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又不愿意自己的贪婪收敛的财富出现损失,于是就只能拼命的和朝廷对着干。

所以,这也就产生了南方的官员特别爱民的假象。

或许有人不解了,南方人当官多,那是读书人的本事,把经济结构的问题推到这上面,有些太牵强了吧。

而且这么多年都是一样的阅卷标准,有些时候,北方人得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进士人数没增加,有没有认真复习?

这个问题到了洪武三十年时,一场轰动一时的南北榜案,彻底暴露了其中的黑幕。

当时朝廷会试录取了五十一名进士,结果全都是南方人。朱元璋十分震惊,让人彻查此事。结果负责调查的官员,给出的结论是。

主考官是个坦荡的正人君子,北方人没有被录取,完全是水平不行,不但文理不佳,而且还有犯禁忌之语。深层次的原因,则可能是北方长期被胡化,整体文化水平不佳,云云。

这个结论彻底把朱元璋激怒了。

因为这不是朱元璋刚把天下从北元手中夺回来的时候了,这也不是大明朝廷第一次科举考试了。

在之前的五次科举考试中,大明朝廷总共录取了八百二十六名进士,其中北方的进士录取数为二百零九人,比例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五。在这五次科举中,这个比例数字,也相对比较均匀。

当时北五省的总人口在一千九百多万,在整个天下人口中的占比为百分之二十七。

也就是说,北方虽然文教不盛,但是以百分之二十七的人口,连续五届考出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进士,整体仍旧维持了全国平均水平左右。

然后到了洪武三十年,这个数字变成了零。

所以,北五省的人在洪武三十年是都死完了吗?

这侮辱的不是北五省,侮辱的是朱元璋的智商,而且是骑脸侮辱朱元璋的智商。

而且后面的事情就更神奇了。

南北榜案后一年老朱挂了,下一科的建文二年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全是江西吉安府的人。

然后南北榜案后的下下科永乐二年,不但一甲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就连二甲的前四名,全部都是江西吉安府人。

所以,在一个文科考试中,考的真正是读书人的才华吗?

并不是,考的是国家意识形态的解释权。

答题的人是谁不重要,阅卷的人是谁才是关键。

所以,南北榜案是冤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