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拜道:“学生徐渭拜见中丞。”
就在徐渭要拜下去的时候,胡宗宪起身过来,“文长兄快快请起,我在京师的时候就听闻过文长兄的大名,今日有缘得见,实乃人生之大幸也!”
徐渭也没想到胡宗宪竟然给他这么大的面子,让徐渭一时间也有些受宠若惊起来。
徐渭感动道:“中丞言重,渭微有薄名,难堪中丞如此恩遇。”
胡宗宪道:“文长不可妄自菲薄,以文长之才,不能出仕朝廷,实在朝廷之损失呀。而且文长在柯亭、皋埠、龛山等地抗击倭寇的事迹,我也早就听闻。今天一见,果然是仪表堂堂,威武不凡,自有读书人的浩然之气!”
徐渭听到这些话后,心情也更激动起来了。
一直以来在徐渭的心中,因为科举不顺的经历,已经让他有些敏感自卑了。虽然江浙地区的读书人也都很信服他的才学。可是当今时代,再好的才学若是不能考中举人,考中进士,最后也会是一腔抱负付诸空流,不能完成读书人一直追求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所以在这次徐渭听闻新总督上任之后,他就想着自己既然科举之路无望,那就试着走一走其他的路子,说不定也能有一番成就。
而且江浙还是他的家乡,现在被倭寇肆虐,徐渭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很想出一份自己的力。
因此,徐渭就想着到总督府自荐,看看能不能遇到慧眼识珠的明公,给他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
徐渭道:“中丞在上,渭能得中丞如此厚重,渭愿意为中丞牛马庶竭驽钝尽绵薄之力,以助中丞平定东南倭乱。”
胡宗宪哈哈一笑,“文长能有此心,乃吾之福也!”
胡宗宪虽然嘴上说的这么漂亮,但其实心里也在想着怎么考考徐渭。
毕竟,如果真把徐渭招进了自己的幕府之中,胡宗宪也是要真让徐渭出力的,并不只看他是江浙本地人江浙大才子的身份想着利用他团结江浙本地势力。
要不然他的总督幕府岂不是就成了一帮酒囊饭袋的聚集地?
这要是传出去了,胡宗宪的脸还要不要呢?
胡宗宪道:“文长,我最近有遇到了一个难题。我有一至关重要之友在我上任浙江之前,给了我一封信,让我到浙江之后再打开。结果我打开之后,此信之中竟无一字,不知文长可否为我参详一二?”
徐渭听到胡宗宪的问题,也知道这是胡宗宪给他出的面试题。
徐渭对着胡宗宪一拜道:“渭斗胆请看一眼中丞你说的这份空白之信。”
胡宗宪犹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