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时又抢掠粮食。”
“眼下国中粮秣在供给大明晋王两万王师出征后,已经耗费半数,怕是无力再支持十万大军南伐逆贼莽白。”
“暹罗往我国的清迈一带,山地难行,能运的粮食不多。”
朱慈煊笑了一声:“谁说我有十万大军的。”
“是国王和僧侣……”阿达蕴愣了一下,醒悟过来,又是太子殿下的奸计。
斟酌片刻,阿达蕴又踌躇开口:
“殿下,即使无十万大军,上洪沙休战屯田,积蓄粮储,也最多供应五万军队。”
光李白二藩的军队就有两万,若想反攻滇省,乃至川黔,哪是三五万军队就够的。
朱慈煊眉头不由皱起,他还想洪沙瓦底作为复国的根基呢。
阿达蕴见状,惶惶说出实情。
却是,洪沙国的水稻不全如朱慈煊所想的和安南占婆一样一年三熟。
占地最广的上洪沙只能种雨季稻和夏季稻,十一月到二月的夏季稻要用渠堰之水、地下水及江河提水来灌溉。
下洪沙雨水充沛,方能一年三熟。
这也是东吁建国百年大半时间,王都在下洪沙的勃固。
他隆王从勃固迁都阿瓦,也是扩充屯田阿赫木旦的数量,把本属于寺院的奴隶统统分散到大金沙江两岸种植水稻。
就算这样,屯兵备战,也要每年从下洪沙运粮百船到上洪沙。
下洪沙粮食丰富,除了供应上洪沙,每年还能卖不少大米给东南亚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
朱慈煊恍然颔首:“莽白活不了多久,下洪沙的粮仓早晚属于孤。”
“征集寺院粮食后,能供三万大军南下便行。”
阿达蕴保证道:“只要各大寺院不怠,不需旬日就能准备好。”
处理完粮食问题。
朱慈煊看向换了一套干净衣裳的黎维柞。
“黎卿,你来往滇西滇南和洪沙,可知滇省有多少大明忠良还在坚守?”
黎维柞沉默许久,方才出列俯首。
“殿下,自圣驾南幸洪沙,滇省诸将皆已灰心,投降东虏,除晋王巩昌王,和从桂省追驾的广国公。”
“滇省,滇省已再无我大明一将一兵。”
闻言,朱慈煊顿时怔住。
数万,近十万的大西军啊。
孤那么多军队呢!
“咸宁侯祁三升呢,怀仁伯吴子圣、总兵高文贵呢,他们去岁不是和巩昌王一同救驾吗?”
“此前还有消息说颖国公杨武收复了腾越,准备迎驾?”
首辅邓士廉出列对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