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严毅不禁回忆起了前世看过的一些对始皇帝南巡的描述,再看看眼前这座高大的石碑,内心震撼不已。一字字地将石碑上的二百八十九个篆字看完,只觉一股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霸气扑面而来。
他立于刻石之前,神情庄重,良久叹息道:“始皇之霸气,可谓震古烁今。今观此碑,犹观其人,于愿足矣!”
说完,他缓缓躬下身子,朝刻石深深一拜,脑海中竟鬼使神差般地浮现出一句话:‘大丈夫当如是也!’
当他再次抬起头时,眼神中已多了一股说不出的味道,气质仿佛也发生了一丝改变。
众人在江岸旁待了两刻钟,方才离去。
回去时却是走的另一条路,沿途经过一座祠堂,堂内立着一尊石像,石像前摆着香炉,炉内点着竹立香,青烟缭缭,可见常有人祭拜。
张由指着石像道:“此乃伍公之像。”
严毅微微点头,伍公便是指伍子胥了。
伍子胥遭吴王夫差冤杀,尸体被弃于钱塘江。在民间传说中,其魂魄化为潮神,钱塘江大潮便是他愤懑不平之化身。
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惊天动地,世人皆以为是伍子胥显灵,以示其冤屈未雪,英魂不灭。
伍子胥在吴地的地位很高,祭拜他的百姓不少。
离开伍公祠堂后,众人回到刻石亭舍。
严毅大感不虚此行,又命人取来一块金饼,赠予张由。
张由在官道送别他时,认真道:“以君之仁德,当为钱塘之主。愿君早日平定钱塘,若有用得着鄙人之处,尽管吩咐,鄙人必效死力。”
严毅拍了拍他的臂膀,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张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但从其言语中可以窥出几分当地百姓的心思,算是一个好兆头。
一刻钟后,他抵达中军处,范偃见他归来,连忙递上一卷简牍:“少君,察事府刚送来的急信。”
严毅拆掉封泥,将简策看了一遍。
简内正是许昭回信。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他之前许以重利,试图将许昭拉上己方战车,心里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许昭贩过私盐,手里有现成的售盐渠道,自己用盐利引诱他,绝对比直接送钱更有效。因为只有做过私盐买卖的人,才真正知道其中的暴利。
对严毅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送出去的盐和布都是自产的,成本很低,以此换来许昭的参战,立刻就能让他攻占钱塘的胜算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