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之勇!”,又向周围人说了徐盛诛除贼首之事。
众人都露出既佩服又羡慕的眼神。
徐盛推辞道:“微末小功,岂敢受少君心爱之物。”
严毅强塞到他怀里,便不再管,徐盛只能收下,将剑拿在手里,眼睛时不时地看上一眼,显然是极爱这把剑。
众人回到台上,严毅一边处理公事,一边和徐盛等人说些闲话,时间不觉已是戌时。
台下还剩一二百人,募兵之事已然临近收尾,台前只剩六七人还在排队,申诉台前则还有数十人。
又过了一会,范偃将最后一个应募之人录入名册,和陈敢一起过来复命。
一共招募了二百五十三人。
严毅很是满意,称赞了几句,取来一些钱帛,奖赏给李丑及其麾下,命其回防仁风乡各处,严加巡查,又让陈敢带着三十个骑卒留下维持秩序,便和范偃、姒青、徐盛等人先回了葛栖亭舍。
回到亭舍后,将范偃唤到一边单独嘱托道:“流民免赋一事会有不小阻力,明日一早,我便先回城,找父亲商议此事。募兵余下之事,就劳烦将军和陈敢来办了。”
范偃沉吟道:“属下一定尽力将此事办好,只是不知少君可以接收多少人?”
严毅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当即说道:“就按四曲之数来招募。”
范偃暗暗咂舌,按照眼下这个形势,招募四曲人问题不大,若是再算上严白虎预备的三曲精锐,数日之后,严毅麾下的部曲就将达到一千四百人,这太夸张了。
而且这一千四百人还都是精锐之军的底子,若是锤炼出来,战斗力不容小觑。
至于多出来的粮秣军械如何解决,就不是他操心的事了。
将募兵之事交待完毕后,严毅便将徐盛、姒青、赵错三人叫到自己房间,准备来个促膝长谈,抵足而眠。
起因是在回返亭舍的途中,徐盛向严毅禀明,自己需要先将大兄和嫂嫂护送回吴县,方能过来效力。
孝悌父兄是这个时代绝对的道德核心,严毅当然不能拒绝,爽快答应下来,只是不免有些担心,若是发生什么意外,徐盛改变主意不来了怎么办。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就正如热恋中的男女一样,不发生实质关系,始终有些不放心。
按照严毅前世看过的那些历史小说中的描述,抵足而眠在这个时代是一种象征深厚情谊和信任的行为,一旦睡到了一张床上,事情基本就稳了。
于是便有了抵足而眠的安排。
一夜过后,关系果然亲近了不少。
次日早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