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逆转
朝廷办什么事都慢,新亭的对峙还在继续。
但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司马道子打算利诱桓玄和杨佺期,以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殷仲堪贬广州刺史。
还下令二人倒戈攻击殷仲堪。
殷仲堪原本对攻打建康并不怎么上心,只要司马道子给个台阶,也就罢兵了。
没想到等了这么长时间,直接等来司马道子的翻脸无情,褫夺了荆州刺史、三州都督之位,收回假节之权。
殷仲堪勃然大怒,下令桓玄和杨佺期率兵进攻建康。
但他既不是荆州刺史,也不是荆益宁三州都督,非但号令不动桓玄,连杨佺期都不听话了。
西府军本就各怀鬼胎,司马道子这一招离间之计,正好命中其要害。
三方互相猜忌起来,杨佺期部将刘系率先退兵,西府军连夜向西撤退。
一场危机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解除了。
“道则可知此计是谁献上的?”高珣故作神秘。
这些消息都是他带回来的。
“莫非是相王世子?”
司马道子在此前的内斗中,表现平平,被王恭压得喘不过气来,束手无策,整日醉生梦死。
直到司马元显策反了刘牢之,方才绝地反杀。
“这位世子颇有宣帝遗风。”
司马元显的确继承了司马家阴险狡诈的天赋,不过要说他继承了司马懿的遗风,就有些过了。
司马懿的德行受人诟病,但运筹帷幄,行军打仗,无不是冠绝一时。
司马元显只是碰到了王恭和殷仲堪两个“弱才”而已,一直畏首畏尾,犹犹豫豫,想打又不敢打。
手下的那群人也都首鼠两端,经不住诱惑。
“但愿如此。”刘道规没跟他争辩。
不过司马元显能看出王恭和殷仲堪的破绽,的确非同一般,也是一个厉害人物,水平高于司马道子、王恭、殷仲堪这些人。
只是代价太大了,江州下辖武昌、豫章、鄱阳、庐陵、临川等十郡,扼守长江中游重镇。
加上上游的荆州,桓氏掌握长江中游的所有要害之地。
亲手解开了桓家的枷锁。
相反,殷仲堪此人并无太大野心,一直尽心尽力压制桓氏,当初起兵的时候,就一直犹豫不决,司马道子稍微安抚一番,事情也就过去了。
如今褫夺了他的权力,桓氏也就无人可制了。
司马元显内斗水平一流,军事上却缺乏了一些远见……
一夕之间,江左又恢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