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封自己的女儿为贞烈将军,统率其众……”
“纨绔子弟……拿战事当儿戏。”
刘道规彻底无语了,两军对垒,弄一支娘子军出来,这是嫌北府军的士气不够高……
王恭和王廞这两个高门,一个太怂,一个太鲁莽,如果对换一下,说不定建康已经被攻下来……
“依我看此事没这么简单,王廞起兵,说明琅琊王氏与王恭并不和睦。”高珣给自己倒了一碗茶汤。
他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刘道规。
王廞的行径的确有些不合理,只要脑子正常一些的人都知道北府军的强悍,王廞没道理拿鸡蛋撞石头。
琅琊王氏在京口也有势力。
王珣曾任征虏长史,是桓冲的掾吏,娶谢万之女,后与谢家反目,谢安让二人离婚,王谢两家反目成仇……
王恭和王珣都受司马曜倚重,但不代表两家铁板一块。
士族高门之间尔虞我诈,波谲云诡。
就像八王之乱,不仅仅是司马家的八个亲王的内斗,而是所有士族高门都参与其中。
“这么说,琅琊王氏不甘寂寞,想取王恭而代之……”刘道规隐隐明白其中的关键。
战争只是表象,本质上还是内斗,还是阴谋诡计。
“琅琊王氏自从王导之后,便一直默默无闻,眼下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独占鳌头?”高珣士族子弟,看的比刘道规更深一些。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人永远不会满足,士族更是如此,五品想着爬上三品,三品想爬上二品,二品就想着独占权柄,掌握权柄之人又想着加九锡……
桓温给所有士族豪门做了一个榜样。
谢安谢玄则是一个教训。
只要上了桌的人便永远没有退路,只能继续走下去,后退之人,死的不明不白。
“高兄只当一个部司马,实在屈才了。”刘道规忍不住感慨。
“以道则之武干,却只能屈居一参军,着实可惜。”高珣也吹捧起来。
刘道规哈哈一笑。
如果琅琊王氏起了心思,这场大战就没那么简单了,这是士族高门尔虞我诈,却不会背叛自己的门第。
王廞种种不合理的举动,背后肯定有琅琊王氏的支持。
刘道规忽然想到王谧,经常在京口走动,结交北府中人,未必不是提前布好的一步棋……
这时孟干之回来了,见了高珣,欲言又止。
刘道规道:“有什么就说,高兄不是外人。”
孟干之这才开口,“查到了,蒯恩今日去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