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原以为王恭盛名在外,一向有美誉,没想到跟司马道子相差无几。
江左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却无人问津……
这时赵伦之和李大目一同入屋,迎面一股鱼腥气味。
“阿规总算是回来了。”赵伦之一脸喜色。
“舅父有何事?”
“盐渎那边的底细摸清楚了。”
赵伦之人缘好,讲义气,在盐渎混了三四个月,应该渗透的差不多了。
“仔细说说。”刘道规给他倒了一碗粗茶。
赵伦之一饮而尽,擦了擦嘴,“盐渎有大小盐场一百零三座,其中九十七座是琅琊王司马道子的私人产业!”
“什么?”刘道规难以置信。
司马道子堂堂一个实权郡王,竟然也干起了贩卖私盐的行当。
汉魏时,盐铁都是朝廷的,如今归于私人……
不过往深处想,也在情理之中,私盐的利益如此之大,每年少说几十万缗钱,司马道子挥霍无度,用钱的地方太多,肯定要靠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而天师道的师君孙泰恰好是司马道子的掾吏。
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高珣失望道:“若是司马道子的产业,便动不得了。”
“为何动不得?”刘道规反问。
兰陵周围贼寇被剿灭的差不多,周围已经没有稳定财源。
没钱就只能种地缓慢发展,但种地的收益实在太慢了,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万一遇上天灾颗粒无收。
兰陵地处边境,今年来的是贼寇,还能一战,若来的是胡人大军,就不一定了。
而且袁鹤和荀信之都已经盯上兰陵了,让他们办一件事,可能办不好,但让他们坏一桩事,可谓行家里手。
高珣劝道:“道则定要三思。”
刘道规转动着案几上的茶碗,“江左本来就是一潭死水,咱们若还是循规蹈矩,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司马道子穷奢极欲,江左遍地饿殍,咱们抢他的盐,乃替天行道,有何不可?”
自从被雷劈中以后,刘道规经常梦到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感觉自己并不属于这个时代,而是属于那个世界的人。
思维和想法与当世之人大相径庭,至少不会受这个时代规则和道德束缚。
什么忠孝仁义,不过是司马家骗人的把戏,再说司马家也没对自己仁义过,凭什么要求自己对他忠孝?
想起自己一家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以及这几年目睹的惨象,刘道规心中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怒火。
司马家也从来没有遵循过什么忠孝仁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