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两眼炯炯有神,背后站着一三十来岁的甲士,正是放在在城头上高呼之人。
下了石阶,刘道规这才发现他只有一条腿。
名字取的霸气,要腾云上天,现实却是走路都难的瘸子……
“在下曹腾云,谯郡曹氏!”
一句话掷地有声,周围曹氏子弟皆抬头挺胸。
曹氏也分几支,郡望在谯国、彭城、高平等地。
但最正统的一支必然是谯郡曹氏,准确来说是谯沛曹氏,大汉丞相曹参和魏武曹操都是出自这一支。
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受禅,封司马进之子司马逊为谯王,遂设谯国,南渡以后,谯王是司马家的重要爵位,一直由司马进家族传承至今。
上一代谯王司马恬坐镇京口,掌握北府,去年年底薨逝,其子司马尚之袭封爵位,是琅琊王司马道子的左膀右臂。
曹腾云自称“谯郡”而非“谯国”,明显是看不上司马家的王爷……
“失敬失敬,某此来只为屯垦戍边,还望足下多多协助。”刘道规开诚布公。
其实兰陵郡土地有的是,两家完全可以相安无事。
原本合作对象是萧氏,奈何萧挺之不上道。
不过曹家实力更强,既然打开了城门,就说明能谈下去。
“王郡守和张县令若有足下一半的礼数,也不至于被驱走。”曹腾云神色缓和了许多。
朝廷派往各地的官吏,大多是从司马道子手中买的官,在江左享受惯了,自然不适应民风剽悍的兰陵。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我只管军务,今后两家联手,还兰陵父老一个太平!”刘道规亮出军令。
曹腾云扫了一眼,笑道:“好气魄!参军年少有为,真豪杰也,快快有请诸位入城,今日设宴!”
别人客气,刘道规也客气,“设宴就不必了,多有破费,不如早日开田,以安士民之心。”
“参军远来,某当尽地主之谊,城东有麓水陂,虽然荒废了,但只需略加休整,便有数百顷良田,就送于参军屯田。”
陂,有水之田也。
三国时,名将邓艾在淮河南北大规模屯田,大兴水利,建大小陂塘五十余处,足粮足兵,压的东吴不得动弹。
太康年间,规模更大,淮南相刘颂每年都要征发数万青壮修芍陂。
仅芍陂一地,便有良田数万顷。
刘道规暗忖这次总算找对人。
不过曹腾云话锋一转,“麓水陂之北,有泰山贼张佛奴、白龙子二部,参军可要多多留心。”
刘道规眉头皱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