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其实也就是退休了。”孙爱国呵呵一笑。
“这是上个月的火箭可回收计划第二次试验的实验数据。”上一次刘海搞了火箭回收发射之后,带领的研究小组就直接并入了上级部门成立了一个火箭回收发射研究部门。
刘海也乐得如此,毕竟大的框架搭起来,后续只要在这个框架里面发展就可以了。
刘海给孙爱国拿了一瓶枸杞饮料,然后就坐下来看资料。
之所以现在才给刘海拿这些数据,主要是研究部门要对发射失败进行分析。
之所以要给这个实验搞个自毁装置,完全是刘海看多了很多历史上的失败导致的灾难。
肥熊有一次试验,就团灭了一大波人。
如果这次肥熊的试验有自毁装置在导弹失控的瞬间就在空中爆炸,也就没有那么多破事。
火箭可回收计划,虽然只有第一级,因为试验你不知道它哪个系统出问题,会让这个火箭变成一个对地导弹,然后朝周围某个地方一头扎下去。
当这些试验人员自认为在安全的地方,很可能就会是这个试验的东西,落点的地方。
“程序错误。”根据事后对所有数据分析发现是程序错误,导致了火箭的控制程序失控。
这个是很正常的,在2020年的时候马克斯就失败了多少次才成功。
马克斯有几次就是程序上的问题。
“能找出来这个程序问题也很好。”上一次试验就没发现这个程序问题,这就是试验的必要性。
因为没有触动这个程序的漏洞,所以根本不知道。
就像上辈子波音航空公司的飞机,程序冲突也是在使用之后才发现的。
因为程序测试的时候不可能模拟出所有情况。
“这个项目,有关专家说可能要10年的时间才能成功,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孙爱国点点头。
“差不多。”主要是现在的通讯技术还有电脑程序,没办法从外部给太多的辅助。
到了后面通讯技术发展,芯片计算反应速度快。
就可以提供一些地面辅助,用来帮助回收的火箭,明白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下一步该怎么做,主要就是一个精度问题。
现在的火箭也可以给外部辅助,但是只能让火箭的精度在一个米级的精度,就是说外部给的辅助数据很可能有一米的误差。
直到后面各种技术发展,就可以给到厘米级别的误差。
火箭回收最难的就是降落的最后100多米距离。
动平衡之类都比较容易解决,就这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