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手里切割出来。”
“最后剩下的便是唐古拉山和横断山了。”李承乾抬头,思索着吐蕃的地形,同时说道:“山脉高耸,地形险峻,强攻不是好办法,最好是彻底切断吐蕃对外的一切交通,孤立他,同时经营羊同和苏毗,那两个地方虽然大多贫瘠,但药材和矿石最多。”
西吐谷浑有昆山玉石,东吐谷浑有盐矿,苏毗和羊同自古就是荒凉之地,谁知道在那里的地下,究竟埋葬着多少好东西。
“其实,最好攻入吐蕃的路线,是从西域葱岭,穿大雪山,从西面杀入吐蕃。”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最好是在苏毗和羊同发起攻势,吸引吐蕃人的注意,然后西线骑兵突然杀入,和唐古山两面夹击,杀入吐蕃,最后灭亡吐蕃。”
长孙无忌惊讶的看着李承乾,他虽然是文官,但也曾作为主帅讨伐罗艺,也曾数度跟随皇帝东征西战,冲杀战场。
从他的角度来看,李承乾的大体规划,有很强的可行性。
最重要的,是李承乾最强调的两个字,耐心。
“十年,起码需要十年。”李承乾对着皇帝摇头,说道:“而且要解决吐蕃,首先需要解决西突厥,而在解决西突厥之前,要先解决高句丽,而这加起来,起码需要二十年的时间。”
“二十年好,起码够稳,即便是偶尔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也有足够的力量扭转过来。”李世民看向李承乾,好笑的同时,也有些感慨。
他教过李承乾兵法,但是,李承乾并没有完全的学下他所有的兵法,而是学会了最重要的一项。
蓄势。
的确,蓄势是最重要的,一旦完成蓄势,那么最后战事便会如同溃坝的洪水,倾盆而下,势不可挡。
但是,这也有个问题。
战场上,从来就不缺乏意外。
一旦有了意外,所有一切可能都会毁掉。意外,应变。
这些是李世民最擅长的东西,而李承乾却一点也不擅长。
他所擅长的,更像是一个做战略规划,加军械粮草补给的橘角色,更像是一个兵部尚书,加户部尚书,加工部尚书的角色。
当然,还有其他用人的吏部,治理地方的刑部,还有掌管礼仪的礼部。
若是再加上一个大管家一样的宰相,便已经足够一个皇帝所需的。
其他战场征伐,那就是军中将领的事情了。
李世民轻轻笑笑,自古至今,有几个人能够像他李世民一样,文武双全,文治武功天下无双。
太子,太子能有一半就好了。
“稳重些好。”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