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很快按照各自的官职爵位坐好,房玄龄原本下意识的要坐到原本的位置上,但却被长孙无忌强行推到了左侧最上首。
李承乾在御榻之下跽坐下来。
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坐在左侧;唐俭,李道宗,孙伏伽,高智周,坐在右侧。
皇帝将李承乾的密奏拿了出来,递给房玄龄,同时说道:“太子在昨夜,上了一本奏本,言称日后诸王有窥伺储君之位者,不论是谁,一经认定,即刻流放三千里。”
群臣下意识的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三日之前,从骊山返回之后,太子妃言说,今日诸事,诸子都在看着,希望孤能谨慎处理,不要给日后留下什么不好的东西。”
不处死晋王,日后难免会让人心侥幸。
处死晋王,则兄弟相残留于眼下。
“孤召李义琰,岑长倩,魏玄同和骆宾王等人,言讨半日,最后才有了这份奏本。”李承乾轻轻地将整件事情带过。
“日后诸王窥伺储君之位者,流三千里,那么晋王呢?”高智周忍不住的开口,目光从李承乾身上转移到了皇帝身上。
“也流三千里。”皇帝看了高智周一眼,说道:“不过晋王妃马上就要生产,等到晋王产子,其子周年之后,朕就将晋王流放滇黔,在此之前,让他暂时留在北苑。”
“陛下!”高智周忍不住的还要开口,这个时候,坐在左侧次坐的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怒喝道:“够了,难不成,真的要让陛下在天命之年,经历丧子之痛吗?”
高智周微微一愣,随即抬头看了皇帝一眼,皇帝已经是两鬓斑白的年纪,他轻叹一声,沉沉躬身。
“好了。”皇帝摆摆手,说道:“便这样吧,晋王今日由宗正寺移送北苑。”
“喏!”群臣齐齐拱手。
“吏部开始进行调整诸王属官之事。”皇帝看向唐俭,说道:“太子之前在骊山所言,也是必要的防范,可以开始准备,正旦大朝之时,宣布调整。”
“喏!”唐俭立刻拱手。
“关于这件事。”皇帝拿过李承乾的奏本,面色严肃的说道:“大年三十,朕祭祀昭陵之后,正月初一宣布,以为永例,正月初二,祭告天地。”
“喏!”群臣再度拱手。
“最后,李义琰,岑长倩,魏玄同和骆宾王四人献策有功,即刻赐绢三十匹!”皇帝对着李承乾微微抬手。
“喏!”李承乾拱手领命,如今的大唐,丝绢是可以当做钱财用的。
“好了,今日便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