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房玄龄。
李承乾能够在政事堂掌握的力量已经达到一半,能够和皇帝掌握的力量相互抗衡。
当然,如果是面对面硬拼,李承乾必然会输的一败涂地。
但是,这股力量,尤其是房玄龄,李承乾只会在最后的最紧要关头,才会拿出来。
到时候,再加上他,就能够在政事堂形成压倒性的力量,然后改变天下。
李承乾嘴角瞬间闪过一丝轻笑。
皇帝之前,对这一切有所疑惑,其实是因为马周。
如今皇帝升杨师道为尚书右仆射,以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
这样,中书省正职宰相还在,那么褚遂良不用动,这样,马周这个中书侍郎,自然就没有参知政事的机会。
一旦让马周进入政事堂,那么李承乾在政事堂掌握的位次将会超过一半。
万一有事,便是皇帝也会日夜不安的。
毕竟李勣是降将啊!
所以,皇帝真正担心的,是这一次,李承乾在背后暗中操作,试图推马周入政事堂。
这些人正常情况下不会如何。
关键是一旦有事。
但实际上,李承乾没有这个想法,马周其实越晚入政事堂越好。
因为马周的身体不是很好,前世两年前,就做了宰相,但仅仅四年,马周就因操劳,而得消渴症病逝。如今,马周的身体还好,在李承乾的提醒下,他也很注意饮食,所以,多活几年不成问题。
还有萧瑀,魏征,高士廉……
对于前世因为种种原因病逝的这些老臣,李承乾宁肯他们现在就退出朝堂不再操劳,也要让他们多活几年。
所以,皇帝尽管对李承乾有所怀疑,但是一番调查和试探之后,发现他的确没有多少动作,也就放心下来。
李勣站在群臣左上,再度拿起圣旨,高声宣读:“……兵部司马之职,尚书法从之官,古不轻授,今难其人。
尔银青光禄大夫、兵部侍郎崔敦礼,粤自蚤岁,有志事功,自北而南,尽心竭力。
故授兵部尚书之职,缉熙九法,董正六师,必在具瞻,以宏兼领。
诸馀如故,钦此。”
兵部侍郎崔敦礼神色肃穆的上前,沉沉的叩首在地:“臣崔敦礼,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寿无疆。”
“平身吧。”李世民看着崔敦礼,微微点头,说道:“兵部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日后就劳烦爱卿了。”
户部侍郎崔仁师站在队列之中,神色一时间神色有些黯然。
崔敦礼如今升任兵部尚书,这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