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时候,萧瑀已经再度打开圣旨,他的眼底闪过一丝笑意,然后继续宣读道:“惟贞观二十年,岁次丙午,正月辛未朔初一日,皇帝若曰:
於戏!
上天丛休,申锡祚胤;孙谋有贻,临轩体正。
煌煌上仪,欣欣众听;隆我邦本,无疆惟庆。
璇源浚发,衍庆自灵长。
圣运隆昌,震闱显册彝。
今有太子承乾嫡长子象,运日隆昌,基绪焕光,格神明助,福禄无疆。
宜立为皇太孙。
所司具礼,以时册命;见严昭报,礼乐成章。
钦此!”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立刻走下丹陛,然后沉沉叩首道:“儿臣领旨,叩谢父皇隆恩。”
殿中群臣跟在李承乾的身后,全部跪了下来,然后叩首道:“臣等领旨!”
李治稍微慢了一步,但很快,他也跪倒在地。
低着头,脸色阴沉。
自古从未闻太子在东宫,而立太孙者。
但今日,皇帝立了。
如果说之前,在李治迁任并州牧之前宣布这项诏书,殿中群臣还有些疑惑,还会反对,但是,皇帝轻纵了晋王在先,如今明显是在以皇太孙来安太子的心。
皇太孙都立了,太子的位置就更别说了。
群臣当中,即便是再有想法的人,这个时候也彻底的息了自己的念头。
李治这个时候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的脸色苍白的可怕。
皇帝同时也是在用这封诏书,告诉他,对于皇位,他再没有任何的机会。
不过很快,李治的心就平静了下来。
他还有机会的。
褚遂良,太子越是会稳定的成为下任天下之主,那么褚遂良的未来就越不会好。
当然,即便未来不会太好,但也好过跟着李治一起谋反。
所以,李治需要好好的逼一逼褚遂良。
同时还有武才人。
皇帝如今立李象为皇太孙,说明皇帝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
如果在皇帝病逝之前,武才人不能有子嗣,那么她将来的下场……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才人而已。
他还有机会!
李治的心底很慌,但是他脑海中的念头,却像一块无形大石一样,死死的压住了心底的恐慌。
……
“……封皇太子嫡次子厥,为恒山郡王……”
殿中群臣,包括李治,这个时候都有些诧异的抬头,怎么是封恒山郡王。
这有些不对了吧。
恒山郡王是太子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