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了太多的恩荫,做弟弟的自然就差了许多。”
李承乾有句话没说。
窦德玄其实早年,是他的祖父高祖皇帝李渊的千牛护卫,要知道,这才过去没多少年。
吏部在任官道的时候,自然要考虑这一点。
不过皇帝不在乎便是。
点点头,皇帝说道:“好了,就他吧,在地方任职,又是窦家出身,而且这两年窦家也是需要提一提了。”
看着皇帝思索的模样,李承乾心中有种感觉,皇帝是在为未来布局。
……
李世民靠坐在床榻上,抬头说道:“好了,不说这个,说说你的太子少詹事,你有什么想法?”
“儿臣想过,用太子率更令来恒任太子少詹事如何?”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儿臣想过很多人,最后单纯从能力而论,来恒是最适合的。”
“来恒,中书舍人来济的兄长。”李世民缓缓的点头。
“来恒没有来济那般机敏,但他为人稳重,儿臣觉得如今是最适合东宫的。”李承乾补了一句。
“可以。”李世民点头,然后说道:“如此,太子率更令又空缺下来了,你想要用谁?”
“秘书丞,弘文馆学士高智周如何?”李承乾抬头。
“还有其他人选吗?”皇帝不置可否。
李承乾咬咬牙,说道:“都水少监宇文仲方!”
“咦?”皇帝愣住了,想了想,说道:“右卫将军宇文歆的儿子?”
“是!”李承乾点头,然后说道:“儿臣曾经很是关注过一阵都水之事,宇文仲方能力不错,加上这两年天下风调雨顺,所以就调入东宫待上一阵吧。”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笑着说道:“说实话,你用他有什么用?”
皇帝是何等人,宇文仲方明显是李承乾看中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但他却留在了最后才拿出来。
李承乾有些迟疑,但最后他还是说道:“父皇,儿臣其实一直在担心的,还是长安的人口。”
李世民顿时明白他要说什么了。
“这些年,长安的人口并不算多,所以还能支撑。”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李世民说道:“可即便是如此,父皇依旧要经常到洛阳去巡视,顺带减轻长安压力,但这种方法多是治标不治本。”
皇帝摇摇头,叹声道:“三门峡天险,徒之奈何?”
“但总是要想办法的。”李承乾看着李世民,认真说道:“所以儿臣想来,看看有什么地方,能够进行改善,他们改善不多,但凡每年多运那么一些粮草,后续就能有更多的人活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