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群臣齐齐拱手,然后转身各自退开。
……
大堂之中,张阿难亲手端上热茶,摆放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身前的桌案上,然后缓缓退了出去。
李世民将奏本递给长孙无忌,说道:“太子希望辽东的前隋朝遗民,能够在明年春种之前返回长安洛阳,然后分散安置,开始春种,同时有家人,有财产,不需要朝廷帮助安置的,那么只领百亩授田,之后便不再管理安置。”
“陛下,这是应有之事。”长孙无忌合上奏本,说道:“臣以为太子诸事处理的甚是妥当。”
“他在户部插手太深了。”李世民抬起头,看向堂外,然后说道:“房玄龄,唐俭,赵元楷,都和他同声说话。”
今日,在突然之间,李世民骤然发现,在不知不觉当中,李承乾在户部,司农寺,甚至尚书省都有了巨大的威望。
这是他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陛下让太子留长安监国,本身不就是为了如此吗?”长孙无忌放下奏本,然后说道:“太子监国,关键便是为陛下稳定天下,提供后勤,天下事不就是户农工兵啊,兵在陛下手里,太子插手户农工事,本就正常。
只不过是做的出色了些,将这一年陛下征战的耗费都算出而已,陛下要不再看看这一年的账单。”
李世民看着奏本一眼,随即轻轻摇头,他知道,李承乾算的没错。
不,是整个朝中算的都没错。
整个辽东十万将士,近四十万百姓,还有数万的俘虏,也就是今年辽东有些产粮,不然今年秋天,李世民就能率军回长安。
李承乾算计度支平衡,自然需要辽东方面尽可能的将缴获送回长安,平衡度支。
这种算账的事,就是李世民也说不出什么。
李世民真正在意的,是李承乾能够算计度支了。
天下治理,核心在户部。
户部天下,关键在度支。
如今李承乾插手户部度支,这让李世民有种被人把握命脉的感觉。
李世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得劲。
“如今大军在陛下手上,陛下又何必乱想。”长孙无忌有些没好气的看了李世民一眼。
李承乾留在长安监国,他们内心最希望是不出任何问题的,这样才不会影响军前。
而李承乾现在做的就是这样。
而且天下事,真正的关键是兵。
大唐十万精兵都在李世民的手里,长孙无忌都不知道他在矫情什么。
嫌太子插手户部,能够回朝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