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赴洛阳,见李治(第三更)
武德殿中,马周率先开口说道:“殿下,河北世家,首推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其次是清河张氏,清河赵氏,冀州冯氏,相州魏氏,河间刘氏,渤海高氏,诸族大小共二十余家。”
稍微停顿,马周说道:“虽说如今陛下在河北为晋王挑选晋王妃,但实际上却未必一定会局限在河北……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弘农杨氏等等诸族都有可能。”
太原王氏,李承乾听到太原王氏忍不住的眉头一挑。
李治原本的晋王妃,便是出身自太原王氏的王皇后。
很难说这一次,皇帝挑选晋王妃,就不会重新挑上王皇后……
等等,不会。
在后世下场极为可怜的王皇后之所以会成为李治的皇后,并不是因为她出身太原王氏,而是因为同安大长公主是她的叔祖母。
她真正依靠的,实际上是她的舅舅侍御史柳奭,还有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一干人。
而且现在的她,好像才刚十岁吧。
年纪太小了。
“陛下为晋王挑选晋王妃。”张大安开口,沉吟着说道:“恐怕是为了在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稳定河北,所以依臣看,晋王的王妃必然会出自河北。”
李承乾点点头,如今王氏,郑氏,杨氏,还有其他河北以外的家族就可以排除掉了。
“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可能也不高。”马周点头,说道:“这三家是河北大族,他们家的女子成了晋王妃,恐怕也不是陛下愿意看到的。”
母族势力太强,李治毕竟是皇帝的嫡子,很难说将来就一定不会登基。
如果真的是李治当了皇帝,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和清河崔氏这些山东氏族,恐怕立刻就会对关陇门阀造成冲击。
这绝对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那么便是次等家族了。”马周抬头,似笑非笑的说道:“清河张氏,清河赵氏,冀州冯氏,河间刘氏这些家族了。”
马周说话之间,将相州魏氏和渤海高氏剔除了。
相州魏氏就是魏征家族,魏家的女儿嫁入东宫做了太子良悌,如何还会嫁女儿为晋王妃。
至于渤海高氏,高士廉本就是文德皇后的亲舅舅,他的儿子高履行娶了东阳公主,这一家人和皇室关系太近了。
如果再将女儿嫁为晋王妃,朝局会有大变的。
“清河张氏不可能。”张大安直接摇头,说道:“太子勿忘了勋国公之事。”
张亮虽然是洛阳出身,却是实实在在的张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