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起码孤和诸位有个基本的态度。”
“喏!”刘孝孙面色郑重的拱手。
“御史台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李承乾目光落在刘孝孙的身上。
“启禀殿下。”刘孝孙没有迟疑,直接拱手道:“御史台这些年,里里外外多少也收到一些广州都督贪腐之事,不过以前都是一些小数目,还不至于御史台察查的地步……”
“还是个惯犯。”李承乾冷哼一声,转头看向侯君集,问道:“陈国公,党仁弘是秦王府的老人了吧,他为人如何,你是吏部尚书,给个准话吧?”
朝廷吏治监管,最直接的是吏部考功清吏司,这件事情的麻烦,吏部躲不过。
是的,麻烦。
党仁弘是秦王府的老人了,不管是当年在战场上,还是后来的玄武门政变,他都立有大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帝登基之后,任过南宁、戎、广等州都督。
同样是秦王府老人出身的侯君集,面色有些尴尬的站出,拱手道:“启奏殿下,秦王府那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事情可能是真的喽?”李承乾直接打断了侯君集,然后转身看向魏征,说道:“魏相如何说?”
魏征站出拱手,说道:“党仁弘颇有才略,所到之处,很有政绩和声望,所以他即便是有些小毛病,陛下也因器重而容忍,但这一次广州之事,他做的的确是有些过了。”
魏征看过奏本,但他不方便直接做决定。
党仁弘毕竟是秦王府的老将,魏征可以弹劾,可以谏言,但做决定不行。
如今皇帝又不愿意做决定,那么就只能够依靠太子。
“核查吧。”李承乾抬头,面色冷肃的说道:“广州录事参军参奏他贪墨数十万贯之巨,这个数字太重,必须详细核实,御史台,大理寺,吏部,各派一个人去往调查,派一队千牛卫护送,父皇回京之前,孤要知道结果。”
“喏!”魏征率先拱手,吏部尚书侯君集,大理寺少卿胡演,御史中丞刘孝孙齐齐拱手。
要知道,大唐如今一年的岁入也只有八百多万贯,数十万贯,这个数字太重,
真要核实无误,是要要人命的。
李承乾略微沉吟,看向岑文本,很果断的说道:“岑卿,中书省起草公文,要求沿途州县予以便利,同时广州都督府各州全部配合调查,用词严厉一些,这件事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结果。”
“臣领命。”岑文本神色郑重的站出拱手。
“父皇如今虽在洛阳,但不久就会回来。”李承乾略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