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之后,确定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得了低原瘴,要统计清楚。”李承乾细细的讲述了高原瘴和低原瘴的事情。
“原来如此。”李德謇面色凝重的点点头,说道:“在松州,也多有此种情况。”
从蜀中上松州,本就是上高原。
“大唐上吐谷浑高原,上党项高原,都会有高原瘴,而吐蕃下吐谷浑高原,同样有低原瘴。”李承乾神色认真,重重的说道:“你要做的,是确保吐蕃人得了低原瘴,军势稍微狼狈,但又不让他们知晓低原瘴的存在。”
李德謇瞬间便明白,这一个秘密,将会成为将来大唐攻伐吐蕃,最大利器。
“这是其一。”李承乾抬头,问道:“孤曾经说过的吐蕃赞普子嗣稀薄之事,你听说过吧?”
“是!”李德謇立刻点头,子嗣之事,关乎国事稳定,一旦出事,很有可能会身死国灭。
“很好。”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两件事,你到了兰州之后,先将大唐和吐蕃联姻之事,在西北大肆宣扬起来,不仅要让吐谷浑,党项,羊同,苏毗之国知晓此事,便是西域突厥,石国,康国,大食等国,也要让他们知晓此事。”
“是!”
“等到这件事情被议论到极热之时,然后就将禄东赞在长安的事情细节,一点点放出去,人们会很关心的,最后再抛出孤关于吐蕃赞普子嗣之事。”李承乾一手轻松的挑拨人心的手段,轻易就给吐蕃带来无形的重创。
“是!”
“最后是吐蕃国内之事。”李承乾神色低沉了起来,然后平静的说道:“在兵部职方司和百骑司之外,你要安排自己的人手进入吐蕃,孤要知道,吐蕃国内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各方力量的反应。”
“殿下,那么陛下那里?”李德謇面色肃穆紧张。
“用在吐蕃,只探消息,不做行动,渗透为主,亲近为辅。”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之后,有不少商旅会通过兰州前往吐蕃,你派人用东宫的名义,入武功苏家的商队,然后进入吐蕃,这是可以告诉朝中的。”
李德謇顿时明白,他真正的人手不能走武功苏家的商队。
“有人前往吐蕃,自然是要有明暗两面,暗的那面,臣不禀奏便是。”李德謇躬身,有了对朝廷的交待,就好办许多。
“其他便没有了。”李承乾看着李德謇,说道:“你回来的晚了些,赵节,杜荷,王敬直他们几个昨日才刚走。”
赵节是李承乾姑母长广公主的儿子。
王敬直是已故侍中王珪的幼子,四年前,娶了李承乾的三妹南平公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