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车间的玻璃窗外,则是刚建成的仓库。
仓库很大,数量众多的大货车停靠之后,司机们正在签字,跟单员则是不停地上下检查,一款物料检查结束就要在表格上打个钩。
从司机和跟单员的统一着装来看,“鹏城科技”的企业形象建设,应该是又往前走了一点。
“阿叔一直跟我们讲。鹏城科技是科技公司。既然是科技公司,那就要高科技一点。不管是产品还是管理还是其他的。”
魏英鹏戴着帽子,双手交迭在身前,站在刘唯和魏子俊身后,一边介绍一边说着鹏城科技的企业精神。
刘唯忍不住看向魏子俊,魏子俊朝他耸耸肩。
看完了生产的流水线,按照顺序,接下来去了来货检验车间。
现在的鹏城科技,说是组装工厂也完全没有问题。
除了最后一步的破解入网,其他零配件全部来自上下游产业链。
不过在魏子俊主导,加上特区官府帮助下。
基本上除了最重要的芯片主板外,已经全搞成本地产的。
其中一半是特区的国营厂,一半是潮汕人配合开的零配件厂。
说出来有人不信,特区那些国营厂产的配件,很多时候质量居然比不上民营工厂的。
就比如说bp机的塑料壳,两家特区国营厂生产的通过率只有95%左右。
虽然对这两家国营工厂来说,已经是很高的通过率。
但另外四家规模小很多的私企,产得检验通过率高达99%。
倒不是说私企工厂技术更高,生产设备更好。
而纯粹上是这个年代的国营厂,还没习惯作为私企的配套厂商为私企服务。
他们以前生产出来的东西,基本都走的国企或者官府采购流程。
良品率就算低一些也无所谓。大家都是自己人,多喝几场酒也就算了。
只不过现在嘛,鹏城科技可不会惯着他们。
就算是已经做了一遍出厂检测,但只要过不了鹏城科技来货检验车间这一关,依然会被退货。
车间这里也有国营厂供应商的技术员和管理层,今天来的还是个副厂长,正一脸紧张地看着今天的报告。
“鹏城科技”可不会卖他们国营厂面子。
订单说砍掉就砍掉的。
上个月,鹏城科技还在老厂区时。
有个在洛湖,给鹏城科技生产塑料按钮的国营厂,就是塑胶残留不过关,直接砍了订单。
那家国营厂囤了大量物料,本来准备大赚一笔盘活厂子。
机会只有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