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船队,如果在宋国沿海撒开欢来,岂不是家人全都会遭兵灾?
新任朐山县知县高敞也冒雨前来,指挥着衙役民夫协助伤员,烧热水,搭帐篷。他身上并没有穿蓑衣,官袍在细雨中已经湿透。
一阵凉风吹来,高敞打了个哆嗦,回头望着李宝,不耐说道:“老天没助宋国吗?靖康年间,多少英雄豪杰托生到你们宋国了?你们又是如何对他们的?你们……你们又是如何对俺们的!现在老天见宋国烂泥捏不出人形,又开始助金国,你有什么可抱怨的?”
此人是山东本地士人出身,家道中落,平日当个小吏,勉强填饱肚子,却因为过于清高,不愿意与其他小吏一样压榨百姓,反而时常挨板子。
所以,忠义军北伐至海州时,此人几乎第一时间就到忠义军处自荐。
因为忠义军中文士稀少,所以高敞被直接吸纳,跟随陆游观政两月后,被派回朐山县来作一方父母。
有这层出身,高敞自然有理由瞧不起宋国,也有足够理由嘲讽宋国。
放弃半壁江山,弃了三分天命的难道不是你们自己吗?
甲板上的宋军一时间皆是怒目看向这名小官,有人刚要喝骂,却被李宝挥手阻止。
李宝根本无法反驳这些言论。
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时候,你不抓住机会,那又有什么理由在‘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时候哀叹呢?更别说他李宝也是弃山东于不顾的一分子。
张荣则是坐在舵楼上,任由风雨落在头顶,将发髻吹散,白的头发贴在额头,远远听着李宝的大喊与高敞的嘲讽,竟是一时间连言语的心思都没有了。
张荣的心思再次不由自主的飞回了三十年前,那场扬名立万的缩头湖大捷之后,正当他志得意满之时,那大小眼将军闯进了他的大帐,诉说抗金大略。
“当时真的应该好好听听,就算听不懂,也要与那大小眼好好饮上几杯。”
想到这里,张荣复又看向西北方。
在那里有一名年轻人,与曾经的岳飞真的太像了。
胸有韬略腹有权谋,天下事,究竟还是依靠他们年轻人才对。
如果刘淮知道被张荣比作岳飞,一定会激动的跳起来。
当然,此时的刘淮见到交战双方被海风吹散,也是瞬间麻了爪子,并深深的陷入了自我怀疑。
为什么穿越小说中的主角,无论做什么都会将态势向好的方向驱动,但轮到他穿越了,打了这么多仗,死了这么多人,甚至刘淮自己也水里来火里去,亲自上阵厮杀,奋力改变了历史,但天下大势却会变的更糟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