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汤泉的各项材料进出等各项杂事, 都是刘邦安排的。
把这点上是强项的萧何都衬得不那么出彩了。
萧何呢,也犯不上跟刘邦在这点上争取表现,回来骊山之后, 多从事一些计算的杂事,也很得心应手。
就是有点想家, 撺掇刘邦跟公子提,公子却直接把他们回家的日子推倒了开春化冻之后, 似乎并不想让他们离开。
萧何感觉不太对,其实从头串起来的话, 他和刘邦的升职历程都透着一股不对劲。比如在咸阳做官, 好像是不能让他们离开咸阳似的必须在这儿当官。
刘邦大咧咧的,对萧何的分析不以为意。
“咱们是什么人啊,还必须都让咱们在咸阳当着官监视着咱们?”刘邦收拾自己的东西, 其实他也想在彻底冷下来之前回去一趟的,担心吕雉和闺女没吃的。
不过在被公子强留之后, 只好把自己两个月攒下来的钱让来往于咸阳和泗水郡的信使捎回去。
身在公门, 就不得不抛弃一些小家小业的小感情。
忠孝不能两全, 儒家还挺会说的。
何淼听到刘邦这个感触之后, 也是非常佩服的,就是对他以后的职业发展前景有点好奇,这样的刘邦在未来不会真的成为一代贤相吧。
“小司丞, 淼淼诶。”刘邦戴着狗皮帽,顶着风雪走上来, 何淼才看见他怀里还抱着两个大南瓜。
涂又赶忙地朝刘邦行礼。
何淼接过去一个南瓜, 扛在肩上跟把子枪似的,涂把自己刚才扔下去的木头扛起来,竟比何淼扛着南瓜还轻松。
“司丞大人, 这个奴来拿吧。”涂跟何淼说道。
布巾底下的两只眼睛是不容错认的欢喜,不用问都知道他有多喜欢这个大南瓜了。
其实说起在骊山种的这些大南瓜,何淼也很高兴很喜欢,摇头拒绝了涂的提议,自己抱着有一米长的大长条南瓜吭哧吭哧踩雪走。
这些南瓜不仅得到了骊山上下人口的喜欢,连直播间的网友们对它们的结果率都是很惊喜的。在网上求南瓜种子的人不少,生活在现代的很多人都表示,实在没见过南瓜结果的样子能这么疯。
何淼奶奶给他少的那个南瓜种实在是太能结了,最大的能有成人一根胳膊长,一颗南瓜藤上足足结了三四十个。
何淼带萧何回来拉水泥那次并没有去看南瓜,是跟扶苏回来的那次一起摘的,据一直守在骊山的李韬说他们之前已经集中采摘过两次了。
骊山的南瓜只有陛下给何淼的那几颗,不算何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