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脚步声的节奏缓慢而又清脆,衬着殿中的气氛更加显得焦急了。
“伟则,”孙权停在了离胡综两丈远的地方,目光灼灼的看着这名心腹之臣:“方才孙、潘二将所言之事,你怎么看?”
胡综跪坐在席上,上身挺直,目光严肃的朝着孙权望去,摇头道:“臣不赞同孙将军与潘将军之言。”
“为何?”孙权发问。
胡综道:“二人身为领兵外将,自然欲建边功以报君王,非如此不能显出二人作用。国家军事依仗将领,对于这等用武之言,只可赞赏不可打压。”
“战端易起,收场却极难。至尊也下令召张梁回返,前方水情也不明。纵使襄阳可以轻松夺下,可夺下襄阳后呢?魏国若要报复,大吴又该如何应对?”
“而且从武昌向益州白水的诸葛孔明处传讯,直至其出兵,其间间隔恐怕也要相隔至少一月之久。汉使蒋公琰说是要与大吴东西并进,可战机稍纵即逝,哪能这般快就齐头并进得起来?”
孙权叹了一声:“伟则这是稳妥之言,孤再好好思略一二吧。左将军、右将军和绥南将军何时率部到达武昌?”
胡综想了几瞬:“已是八月二十四日,诸葛将军是从公安顺流而下,预计还有三日。步将军与全将军所部预计要到八月底才能到武昌了。”
孙权点头:“伟则且去吧,将丞相和张子布二人召入宫来,孤有话要问他们二人。”
胡综起身拱手应下,而后又补了一句:“那原定的从九月一日开始劝进,可要推后?”
孙权斜了胡综一眼:“该如何做就如何做,孤还没有决策呢。”
“是,臣知晓了。”
胡综缓缓退出殿中,与殿外侍从吩咐了几句之后,刚走到宫门处,就见到了在此等候许久的隐蕃。“叔平来了多久了?”胡综和隐蕃打起了招呼。
“胡将军,在下也刚刚到此处。”隐蕃从袖中摸出了厚厚一沓文稿:“这是在下凭借记忆,为大吴各处官员拟的几封范例,可供劝进之时参考一二。虽说至尊让在下决定,但事关重大,在下还是先拿给胡将军阅览一遍。”
胡综点了点头,将文稿接过后直接交给了身后的随从:“这么多的文稿,叔平费心了。”
说罢,胡综抬腿欲走,却看到隐蕃还站在原地不动,好像要说些什么的样子。
“叔平还有何事?”胡综都抬起右腿了,却又将其放下。
隐蕃拱手道:“在下并无他事,只是见胡将军诸事繁多,若有需要在下效力的,还望将军随时吩咐。”
胡综先是一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