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点头,看向满宠以及堂内其余臣子:“除了卢侍中看过那篇光武册封倭国的记载,还有人知道更多的吗?”
堂中臣子尽皆摇头以示不知。
就连在幽州待了两年多的刘晔,也对此丝毫不了解。这其实怪不得他们,大魏现在认识和接触到高句丽、扶余、百济已经达到极限了,远在大海以东的倭国,连关注都不会关注半点。
曹睿从容说道:“若诸卿不知,朕倒恰好知道一些。”
满宠拱手:“还望陛下示下。”
曹睿点了点头:“所谓倭国,其实就是三韩以东大海之上的岛国。数座大岛,小岛则不计其数。方才难升米说过,倭国数十年前诸小国纷争不断,才将卑弥呼推举为王。”
“你等可知倭国土地方圆几何?”
满宠、刘晔等人尽皆摇头。
曹睿道:“具体多广朕也不细知。但朕能知道的是,彼处土地应该比司隶之地更广,同样适宜耕作!”
这下不仅满宠纳闷,就连刘晔也不理解了:“莫非陛下是想效仿汉武帝收朝鲜为郡县一般,将倭国也纳入治下?可大魏土地荒芜甚多,关中、河南、河北许多土地还未能尽耕。”
“臣恐怕此事会耗费甚多、徒劳无功。”
曹睿摇了摇头:“大魏现在土地多而百姓少,若二十年后、五十年后、一千年后呢?还能是人多地少吗?”
刚进门的司马懿听到皇帝之语,颇有些无奈。怎么还扯到一千年后了?未免有些过了。
曹睿继续说道:“方才卢侍中也说到了,百余年前汉光武册封倭国国王,这也成了倭国可为大魏藩属的证据。”
“朕没有要吞灭倭国、也没有出兵的意思,以大魏眼下的国力还做不来。但能不能做些事情,为以后也留下‘自古以来’一般的根据呢?现在可以册封一下,五年或者十年以后,能不能再向倭国迁些百姓、羌民去耕种呢?”
“朕看都可以嘛!”
刘晔虽不理解要在倭国搞‘自古以来’的深刻含义,可听到‘现在册封’几字,便没了半点进言的意思。左右不过是刻个印、送套冠服、给些赏赐的事,耗费不了多少财力,没什么可值得进谏的。
刘晔思略已定,拱手道:“陛下高瞻远瞩,臣惭愧。”
满宠也一并拱手。
曹睿摆了摆手:“无妨,朕与你们君臣之间,于政事上夙来无隐。许多事情想五年、十年是不够的,该往一百年、一千年的长度上去想,这才是你们这些国家柱石该做的事。”众臣一齐行礼,口称受教。
曹睿起身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