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建议急攻,帐中众人纷纷侧目。
费祎夙来以儒雅从容著称,如今这般笃定的要急攻魏军,的确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诸葛亮倒也没有对费祎的话进行评判,转头看向长史向朗:“略阳军情,巨达有何言语。”
向朗肃然拱手:“禀丞相,属下惯习庶务、对军略并不精通。不过既然是东路军遇敌,丞相为何不听听马幼常的意见呢?他必有高论。”
“文伟。”诸葛亮轻声唤道。
费祎会意,随即向众同僚解释起来:“马参军在来信中说,他与赵、魏二将各执一辞,互相不能说服,因而来请丞相定夺。”
“马参军称,丞相对东路军的构想是要阻住魏军、断绝陇道。现在的略阳城外,赵云、王平二将所部共计一万五千人围困略阳、对张郃屡有胜迹。魏延、吴班二将在略阳城东十里处扎营,也曾平灭一千五百来援魏军。”
“马参军的意思是,既然魏延、吴班二将战力足以顶住远道而来的魏军,那就不要轻动,以免打乱布置,为魏军创造战机。”
向朗听得聚精会神:“马参军所言有理,皆合丞相之意!”
费祎并没有理会向朗之言。
虽说向朗为长史、乃是帐内丞相属臣之首,但此人对待马谡之态近乎阿谀。马谡之兄马良仍在时,向朗就将马氏兄弟奉为圣人一般,颇为怪异。
现在马良已死,向朗做其他事情样样都好,但凡只要涉及到马谡、就定然会有所偏袒。
费祎继续说道:“赵云、魏延二将的军略与马参军也截然不同。”
“赵将军称,如今略阳一地方圆十余里,魏军兵力已经超过东路军,应当全部后撤。在断山口、断山一带扎营,兼与略阳对峙,同时还保存退路。”
“而魏将军的军略就更为激进了。”费祎顿了一顿,抬头看了诸葛亮一眼,随即说道:“魏将军称,丞相应将中路军的兵力向略阳增兵一万以上。”
“如今朝廷兵多,以王师之重压迫敌军,方才是致胜之道。”
马谡、赵云、魏延三人,所提出的军略各不相同,定然互相难以说服,因而才将军报发到此处请诸葛丞相定夺。
帐中众人此时也纷纷小声的议论开来。
诸葛亮神色自若的坐在堂中,并未制止帐中的喧哗,他此刻也在考虑着三人的不同策略。
马谡主张维持现状,既然魏延、吴班又不是抵不住牵招,那么保持现状拖着就好!
赵云的想法就更悲观些,认为既然魏军增兵、那么不如保存后路以图稳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