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夏侯玄起身后恭敬行了一礼,随即说道:“臣认为方才姜伯约所言是有些许正确的,但并非是吴蜀割据最主要的原因。”
曹睿笑了一下:“那卿来说说,究竟是什么原因?”
“东吴西蜀割据一方,究其根本乃是中原残破,蜀地及大江以南却损耗甚少。”
“自桓灵之时开始,中原各州郡天灾人祸动乱不休,先是黄巾贼乱、后是军阀割据。武帝数十载征战四方,中原相比蜀地江东,无论在民力物力上,再也不是压倒性的优势了。”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夏侯玄语气沉重的念了这两句诗后,缓缓说道:“自丧乱之后,无论是刘备在蜀地、或者孙权在吴地,都能积蓄起相当的力量从而对抗中原。”
“陛下,”夏侯玄拱手说道:“这就是臣的想法了。”
夏侯玄说罢,在场的太学学子纷纷陷入了思考之中。
姜维从地理的角度、夏侯玄从国力民力的角度,虽有差异但都互补的说明了东吴西蜀割据的原因。
刘晔和辛毗对视一眼,迅速的用眼神交换了意见,彼此共事多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这两人的观点在这些皇帝心腹看来,并算不得什么稀奇,也只是陈年滥调了。
刘晔和辛毗是何等资历?虽然他们两人不以为然,但在场的太学生们看来,这种放眼全局的观点实在是令人震撼。
曹睿站在讲台上点了点头。
“诸位学子,姜伯约和夏侯太初方才所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吴蜀现状割据的依仗,但其实并未解释吴蜀能够割据的根本原因。”
姜维与夏侯玄自认为刚才所说之论已经是经过深思熟虑了。但皇帝刚刚所说,他们二人所言只解释了现状、未解释原因,却又是什么意思呢?
姜维和夏侯玄也继续开始思索起来。
但是从司马师的角度看来,姜维和夏侯玄二人说的又有哪里不对呢?皇帝又会如何解释呢?
其他普通的太学学子们,既没有姜维夏侯玄一般从军的经历,也没有司马师一般的家学渊源,此时只觉得莫名困惑。信息量过于巨大,估计还要消化些时日。
曹睿转头看向刘晔:“刘卿,此番南征之时,朕让卿与黄权、陆逊二人交谈。卿可是过目不忘,不妨与今日学子们讲述一番?”
刘晔向前一步,拱手缓缓说道:“陛下问的可是隆中对和榻上策?”
“正是。”曹睿点头应道。
“遵旨。”刘晔随即简明扼要的开始向在场的太学学生们讲述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