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丢失,但肯定不是什么都不做。
为了扼杀竞争对手,商场上那绝对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
“嗯,你这个方向没有问题。”
“不过我们的方法不能太单一,把各种手段都要用上。”
“一方面提升我们自己的竞争力,另外一方面打压对方的竞争力。”
“然后也要关注有没有其他的芯片代工企业冒出来。”
“别到时候我们跟岭南半导体这边折腾了半天,结果被其他长占了便宜。”
张中某在旁边提醒了一下。
他也反思了一下这段时间自己的做法,觉得有点被人牵着鼻子走了。
作为芯片行业的技术大拿,这显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样子。
所以后面他希望台积电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发展,不要轻易的受到其他厂家的干扰。
……
“厂长,岭南半导体那边的芯片代工业务,最近取得了一个重大的突破。”
“美利坚的芯片巨头英特尔把一款芯片的订单交给了它们去代工。”
赵东方的不少同事现在就在岭南半导体那边上班。
有些信息打听起来,难度并不是那么的高。
所以在岭南半导体那边正式的在内部宣布获得了英特尔的代工订单之后,赵东方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英特尔这样子的芯片巨头,居然也看得上岭南半导体?”
王宏贵觉得这个事情很难接受。
虽然之前就知道岭南半导体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后面很可能会有具体的合作。
但是事情变为事实的时候,他还是很难受。
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估计国内不少芯片企业都有。
“估计岭南半导体的报价特别的便宜,要不然英特尔不会考虑的。”
想来想去,赵东方就只能从芯片价格方面想到一些理由了。
毕竟这些年华夏的出口创汇企业,大部分都是依靠价格优势取胜的。
“把价格搞的特别低,做亏本买卖,这样子的方式,我们也会啊。”
王宏贵这么一说,赵东方没有接话。
事情显然不可能那么简单的。
真要是这样子的话,国内大把的芯片企业愿意亏本去接单。
毕竟过去十年的时间,国内从美利坚等地引进的二手芯片生产线是有几十条。
几乎把人家淘汰掉的产线都给买回来了。
但是除了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这些厂家依靠这些产线实现了出口创汇,后面这方面的业务就越来越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