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没有睡醒。
但是侯国明现在听了却是一点都不怀疑。
五款车,每一款车全球的月销量2万辆,这已经算是比较保守的测算了。
要是搞定好的,甚至翻一番都是有可能的。
到时候那就太令人期待了。
“江总,奔驰c级轿车的油泥模型工作,也已经在制作之中了。”
“到时候需要的人手会越来越多,我们的人员规模,还是需要继续扩大才行呢。”
借着这个机会,侯国明自然也要找江辉要点人。
同时开发三款车型,日程还那么的紧张。
要是人不够,那是不行的。
再说了,他还要安排人去对量产中的车型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推进一些量产车型零件的成本改善工作。
这些都是需要人去做的。
“只要你能够想办法招募到合适的人员,研发中心那边的人员规模,我是不设上限的。”
“但是国内大学生的毕业数量,你也是很清楚的。”
“各个部委和企业都在抢着要人,你得想点其他的办法才行。”
企业发展到了现在这个规模,江辉肯定不可能事必躬亲。
要不然会累死的。
不是那么关键的人员招募,他已经完全不参与了。
“我们公司之前招募了一批东瀛汽车企业的退休工人作为顾问。”
“不过最近一年他们的要价越来越高,性价比已经有点不是那么的让人满意。”
“至于从德意志或者法兰西等地招募专业技术人才的话,代价也有点高。”
“我们集团现在不是正在拓展北极熊的业务吗?”
“听说北极熊那边现在一些工程师的日子比前几年差了不少,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邀请一些他们的人过来工作?”
“或者北极熊那边比较难邀请的话,东欧那边的其他一些国家,也有一些工程师,我觉得可以考虑一下。”
虽然江辉把招人的权限下放给了侯国明,不过在涉及这种国际人才的招聘,肯定还是要汇报的。
“老侯,你这个主意不错。”
“先从东欧那边尝试一下,北极熊那边可以慢慢来,估计局面没有到比较艰难的程度,很多人都是不愿意过来的。”
“至于东瀛那边,他们现在是属于经济最辉煌的时期,整个社会都很躁动。”
“如果确实是招募不到合适的人员,先过个几年再考虑他们的工程师,也是可以的。”
这几年一直到1989年泡沫破裂,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