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两人互飚英语那是一脸懵逼,只有成绩中上的才能勉强听懂。
为此英语老师时常拿王建昆举例,让大家向他学习,导致有些同学看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善了。
王建昆已经答应英语老师帮忙搞一下英语听力的磁带,英语老师也向学校申请了一台磁带播放机,只是还要等经费。
听力磁带王建昆决定让舅舅帮忙在广市买好寄过来,广市那边的英语教育还是比较超前和正规的,上次去图书馆就有看到卖英语磁带的。
上午的课堂上王建昆先让智子帮忙批改分析了下三位同学的测试卷,评估了下他们的学习能力。
方贵华是学习速度和知识掌握程度最好的,胡春明次之,程明最差,但是按照智子的智能分析并针对性差缺补漏,进度还是可以跟上的。
通过这两周的测试卷来看,到期中考试,三人都能进步很多名次,当然也不排除临场发挥不好的情况。
让智子接着出为三人出学习大纲和列出重难点,顺便也各出一套测试卷,等明天他们来聚餐再给他们。
周六中午在食堂吃完饭后去传达室看了下,有舅舅的电报,还有彼得在德兴的代理人发来的电报。
舅舅的电报上面写了与彼得的交谈情况,彼得答应帮忙收集,但表示在香港很难买到。
订阅这种专业期刊的只有香港的几所大学和部分跨国公司的设在香港的实验室。
他得让在美国的家人帮忙购买后再寄过来,可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氦气运输比较麻烦,可能要1个半月才能送到广市海关。
舅舅在电报末尾问可以等不,他准备去广市的大学看看有没有订阅这类期刊的,有的话会复印后寄给王建昆。
彼得在德兴的代理人就是之前见过的那位翻译,叫薛文清,他发来的电报说的是要再订购跟上次一样数量的打火机总共2.4万个,让王建昆尽快回复他。
看了下时间,去发下电报和打电话还是来得及的,于是小跑着去了隔壁不远处的邮电局。
先给舅舅发电报告诉他让他回复彼得尽量多收集些,可以陆续寄回来,如果广市的大学里能找到就先帮忙复印后寄回来,即便后续与彼得买的重复了也不打紧,氦气送达的时间可以接受。
接着给彼得的代理人薛文清打电话,打过去的时候他恰好回办公室了。两人在电话里沟通了下送货时间定在下周日,到时交货前王建昆去德兴邮局打电话去香港确认货款到账情况。
到账了才交货,没到账就先存放到德兴的仓库,到时再顺延一周再去德兴确认到账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