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再读了吧。
恰恰相反,从始至终,刘挽的态度一直都是要多读点书,再多读点,千万千万不能让人忽悠了,也不能因为书读得少被人看不起。
说不出文章的典故,不解其意,在刘挽看来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为此,刘挽对自己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越发不能松懈。
纵然刘挽忙得再不可开交,也会花上小半个时辰看看书,在她看书的时间里,不许任何人打扰。
刘据终于意识到,为何刘彻会这般的喜欢刘挽。
聪明人从来不少,可是聪明又勤奋,甚至从不认为自己足够强大,不需要再增进知识的人更少。
刘挽恰恰是这样一个万中无一的存在。
刘据未必不想像刘挽一样,可是,真的很难。
人都有惰性,也正是因为这一份惰性,令无数人的人生拉开了差距。
好在,刘据虽然没有办法像刘挽一样处处的对自己要求严厉,一刻都不能松懈,早年刘挽已然让刘据努力的养成好习惯,算是小有所成。虽然比不上刘挽,认真来说,刘据的那点习惯也不算太差。读书识字之时,哪些事要做,哪些事不该做,刘据执行得相当不错。
正因如此,刘据对刘挽的敬佩随着对刘挽勤奋直观,越来越深。
刘据别的话是没有办法和别人说的,但可以和卫子夫说。
比如刘挽是怎么样做到数十年如一日的每日读书。
卫子夫是这样答来的,“你二姐自小就懂得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为了她的目标,她可以付出所有。据儿想好了以后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吗?”
刘据被问得一愣,他是大汉的太子,他要走的路早在他成为大汉的太子时不是已经被人指明了吗,为何卫子夫还要这样问。
“你去病表哥和你二姐一样,从小竖立的目标都是灭匈奴,安天下。匈奴,多年屡屡犯我边境,以令大汉百姓受尽屈辱,大汉朝也为此颜面尽失。他们两个从小就在你父皇的面前说过,将来他们一定要为大汉解决这样的心腹大患。匈奴强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打了一场振奋人心的仗的人是你的舅舅,在那之后,你舅舅屡次对抗匈奴,哪一次不得得胜而归?你表哥和二姐是以你舅舅为目标的,他们也想成为像你舅舅一般,能够为大汉开疆展土,卫大汉边境安宁的那样一个人。你呢?不要想你已经是大汉的太子,你便以之为目标,你须得想清楚你要走的路,你才能走下去,而不至于生出迷茫。”卫子夫认真的告诉刘据,他并不需要因为他是太子,所以认为他这一生只需要努力的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