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准备好,刘彻也颇为好奇此法到底行不行得通。
送上的物件,一个小水池,有泥土做的,存水还行,刘挽站起来道:“引水之法,无非是要将池里的水放出去,日常我们用到的法子是明挖河渠,至商颜山而止,因为土松之缘故。唐札提出的井渠法,其实是这样一原理。既在这水的下方弄出井来,这个井如同这个竹管,看,这样扎进去,然后呢,瞧好我这个工具。”
刘挽在池低下扎入一个管,竹筒,通的。竹筒扎得比水高,水并没有出去,刘挽拿出另一个工具,一个u型的软杯子,众人看到刘挽将杯子装满水,往管上一扣,立时,池子里的水以肉眼可见的减少,减少,竟然全都通过竹管流出去了。
咦,无人不惊奇。
刘挽道:“大致原理如此,细节上吧,术业有专攻,我一知半解,在行家面前班门弄斧是万万不敢。但意思差不多。”
那一位提议井渠法的人正是唐札,观刘挽一番操作,忙不迭的点头,正是此理。
“人皆有所长,我等既不明其理,倒不妨让懂得其中道理的人解释清楚。往后你们也要学着将例子呈现出来,让世人看清楚其中的道道,堵住他们的嘴,否则你们如何取信于人。”刘挽教着一旁的唐札,提醒他别只说,示范出来,不怕谁不信。
“臣受教。”对啊,吵来吵去不如像刘挽一样把原理呈现出来,叫人看得分明。
但饶是如此,依然有人道:“若是出错,祸及百姓,当如何?”
说来说去,无非要一个负责的人。
刘挽道:“我来承担。”
话不多说,刘挽道:“遇事不怕试,比起束手无策更不愿意尝试,试错,我们错得起。”
不得不说,刘挽如此行事的风格,很难让人不喜。一旁想出虹吸法的唐札同刘挽郑重保证道:“长公主放心,此法定然能成。”
刘挽颔首,视线落在刘彻的身上,刘彻何许人也,刘挽都敢揽下的事,他怎么可能会不敢呢,“引洛水之事由你来全权负责,朕希望能听到你的好消息。”
“诺。”唐札方才既然据理力争,又有刘挽示范加担保,更有成算,万分感激的朝刘彻拜下,必不负刘彻所望。
“都退下吧。”议了一天的事,刘彻显得有些累,挥手让人都退下,又补上一句道:“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一道留下。泰永回来,皇后在甘泉宫准备家宴,你们一道。”
既是家宴,外臣且都往外走去,卫青和霍去病听话留下。
刘挽即起身道:“父皇,咱们回甘泉宫呗,娘肯定想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