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副总指挥辛明与另外一位副总指挥闫怀礼协商之后,向殖民军当局提出要求:一是马上提供粮弹以及原来协议的,雇佣军上前线的资金补偿;二是,必须明确防地,拒绝和殖民军混编作战;三是战斗结束之后,按照原定协议,雇佣军占领和控制的防区,归雇佣军驻留。
荷兰殖民军正遭到鬼子海军陆战队猛烈进攻,苏门答腊、婆罗洲几近不保,那顾得讨价还价,急忙答应,只要雇佣军迅速出兵即可。
三月初,闫怀礼副总指挥,亲自带领一个主力师将近两万人,利用夜色,在当地游击队接应之下,悄悄登上了婆罗洲东南部海滩。
早在十五世纪,华人就曾在此岛居住,据传说明朝时期有位姓王的使者做过当地做统治者。后来华人逐渐增多,并且在西部一些金矿地区淘金。荷兰殖民势力进入南婆罗洲之后,他们开始忌妒华人在金矿区的利益,并使用权力限制华族移民和贸易,因此华人逐渐减少,不少矿工也被迫迁徙到北部地区。
在当地居民引导下,大部队迅速向内陆进军,穿过沼泽和原始森林,经过一昼夜强行军,到达了东北部边缘地区潜伏起来。
几天之后,在派出特战和侦查人员详细侦查之后,向北展开突袭一举将一千多名鬼子击溃,剩余不到三百人逃到了大海里的军舰上。这次突击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就是解救了数百名英荷殖民军,赢取了他们的好感,并被编入了闫怀礼的主力部队,后来总司令戏称为:“国际纵队”。
按照总司令部署,闫怀礼主力首先控制了西北部基础要地,在坤甸等华人人群比较密集地区,建立起民众组织,想办法搞好民族关系,稳定民心,逐步发展当地经济。
当务之急是建立稳固统治,因此根据指令辛明与闫怀礼分工,一人主政,一人驻军,迅速开始了大的行动。
星罗湾北岸,在地面部队引导之下,数十架飞机先后降落下来。一大批身着迷彩服装,没有什么明显标识的复*官兵迅速集结,然后,与星罗接应人员联络沟通过后,迅速西进于第二天黎明时分,到达了皮耶河口地区。
第二天中午,沿着东侧海湾,一支十几艘战舰和部分运输艇组成的舰队缓缓驶近了河口地区。一艘快艇得到信号,迅速向岸边驶来。
“白将军,我是舰队政委李思章,请您指示!”一个身着蓝色海军制服,肩扛大校军衔的三十多岁军官向岸边码头上的白炳坤报告。
“李政委,请马上派出快艇,搭载部分前锋部队,向上游搜寻联络殖民军部队;另外用运输舰搭载一个团过河!”白炳坤命令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