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作为海兰线起点,是大西北、华北、鲁南、华东北部地区重要出海口,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自然战略地位极高。在印象当中,王栋记得,此地好像是被日军海军陆战队少量人马攻占的。
首先进入海州的,是牛满纵队,与*换防之后,马上进行了巡查,了解防御设施等。为了加强该地区防御设施建设,王栋总司令特意掉后勤部几名工程专家,上百名富有经验的建筑施工人员,在当地雇请了数万民众,夜以继日的开始了大规模建设。
按照总司令建议和工程人员提供的建设计划,外海建设以连岛为中心,重点构建防空、控海工程。在岛上山区周围建立永固地下防御工事;核心工事之上,是中短程助防炮火工事,隐蔽在半山坡天然和人工洞穴中;再往山上有山顶防空机枪、高炮工事和远程海防炮工事组成。整个东西岛工事建成之后,将成为海州的重要屏障,海上的重要枢纽控鈅。外围防线从海边开始,共修筑三道。多以中短距离炮台、轻重机枪等碉堡类建筑群为主。群堡之间,有明暗两道连接通道互相沟通,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互为依角。
陆上防线,南起香河,北至红河,东接海岸线,形成一道环形防御体系。同时在各处制高点,原有防御工事基础上进行加固,改建,尤其是加大了防御纵深。
第二道防御工事,是以环线防御圈之内的各处山、岭、高地为依托,重点建设重型武器工事为主。工事火力既有可以攻击海上目标的远程重炮,又有防空为主的高射炮和支援周围防区的平射炮,山炮。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批中的大部分捆绑式火箭弹,将安置在这些重要工事内,并派出专门*作人员和守卫人员,进行管理。
中心防区,也是司令部所在地,在老城区南段的山区西北麓。将在老城基础上,沿着山势,进行扩建。预计新修的城墙比古城墙要低,但是更加适用于火力部署,更加有利于防炮火袭击和空中打击。
石臼所地区的建设,与海州大同小异。重点是加大纵深,在沿海有利位置,部署了大量面向外海和内陆的重武器工事,唯一缺憾就是缺少海上支撑。
作为两个前出基地的后卫,临沂地区的建设也在进行。在鲁南战役之前,少年军经营蒙沂城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的是重武器工事的建设。
整个鲁东南地区,以临沂城为依托,石臼所和海州港为前出基地,形成了一个锐利的三角,共同形成了一组可进可退,互为依托的牢固防区。
但是计划实施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大规模建设,不仅需要大量武器装备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